葵扇迎风,榴芳照眼,鹊尾鹧斑香吐。儿女憨生,争把钗符缀虎。佩丹砂、乍启清樽,夸益智、竞传角黍。问江南、金粉山川,波心几许舟飞渡。
惊心云外羽檄,但听潮声里,军船鼙鼓。绣柱珠帘,一半沉埋歌舞。登楼赋、王粲愁时,吊湘水、灵均何处。休辜负、眼底繁华,流年难更数。

【注】:

  1. 绮罗香:宋词中一种曲调名,又名“瑞鹧鸪”,“锦缠道”。
  2. 葵扇迎风:葵扇,指用葵花的叶子做的扇子;迎风,意为扇子迎着风吹。
  3. 榴芳照眼:榴花芳香扑鼻,眼睛能看到。
  4. 鹊尾鹧斑香吐:鹊尾,是一种花纹;鹧斑,是一种斑点。
  5. 钗符缀虎:把装饰物如钗、符(古代信物)等缀在老虎身上。
  6. 佩丹砂:佩戴红色石头。
  7. 益智:一种益智游戏,这里指益智玩具或游戏,以促进思维发展。角黍:一种食品,由糯米制成。
  8. 金粉山川:指杭州一带的山水风光。
  9. 波心几许舟飞渡:形容西湖波光粼粼,舟船像穿梭一般。
  10. 云外羽檄:来自天边的紧急文书。
  11. 王粲愁时:王粲,三国时期著名诗人,因故流落荆州,后被曹操请去为文。愁时,即在忧愁的时候。
  12. 吊湘水:吊湘水,指屈原投江自尽。
  13. 眼底繁华:眼前繁华景象。
  14. 流年难更数:流逝的时间难以再次经历。

【赏析】:
这首《绮罗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热闹而又充满哀愁的夜晚。诗中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繁华景色的赞美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忧虑。

首句“葵扇迎风,榴芳照眼,鹊尾鹧斑香吐”,描述了夏日的热闹场景。葵扇迎风,象征夏天热浪滚滚;榴花芳香扑鼻,让人心情愉悦。鹊尾鹧斑香吐,则是对桂花的描写,鹧斑是指桂花上的小斑点。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欢快而又温馨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入对战争场景的刻画。“儿女憨生,争把钗符缀虎”,描绘了孩子们在庆祝端午节时,争相把各种吉祥物如钗、符挂在老虎上的情景。这里的钗符指的是传统的装饰物;缀虎,则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将钗符等饰品挂在老虎身上。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反映了节日气氛的热烈。

诗人笔锋一转,转向对战争的忧虑。“佩丹砂、乍启清樽”两句,描绘了一个将士在战斗中的情景。他佩戴着红色的石头,突然打开了酒壶,准备喝上一杯。这里的丹砂可能是一种用于装饰的红色石头,象征着英勇和坚定。而“乍启清樽”则暗示了战斗的紧张和激烈,以及将士们饮酒消愁的愿望。这两句既表现了将士们在战场上的豪迈气概,也反映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人又回到了对节日的描写。“问江南、金粉山川,波心几许舟飞渡”两句,继续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观。金粉山川,意味着江南的美景如同涂上了金粉一样绚丽多彩;波心几许舟飞渡,则描绘了西湖上船只如梭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对比战场的残酷与江南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人再次回到对战争的关注。“惊心云外羽檄,但听潮声里,军船鼙鼓”,这几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现实。云外羽檄,意味着来自天边的紧急文书;潮声里,则是指在潮水中听到的阵阵军船的鼓声。这几句通过对战争现场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个繁华与战争交织的复杂世界。诗人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江南的美丽,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节日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