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蜃楼海市虚,残山剩水有樵渔。
我来不见黄金址,为报燕昭一尺书。
黄金台
一望蜃楼海市虚,残山剩水有樵渔。
我来不见黄金址,为报燕昭一尺书。
注释:
- 一望:一眼望去,形容视野开阔。
- 蜃楼海市:指海上的蜃气所造成的幻景,这里比喻虚幻的景象。
- 残山剩水:指残破荒凉的景象。
- 樵渔:打柴捕鱼的人。
- 不见黄金址:指看不到传说中的黄金台遗址。
- 燕昭:战国时期燕国国君,曾派人四处寻找贤才,希望重振国力。
- 一尺书:指书信,这里可能是指向燕昭王求贤的信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以“黄金台”为题,意在表达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望蜃楼海市虚”,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只见一片茫茫大海,海上的蜃气变幻莫测,如同一座座高楼大厦,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颔联“残山剩水有樵渔”,诗人转而关注眼前的自然景象,只见残破的山峰和散落的水塘,还有那些辛勤劳作的樵夫和捕鱼人。这些景象虽然荒凉,却依然生机勃勃,充满了生活气息。
颈联“我来不见黄金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遗迹的遗憾。他来到这里,却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黄金台,心中充满了失落和遗憾。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尾联“为报燕昭一尺书”,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希望能够像燕昭王那样,为国家寻找到贤才,重振国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壮志雄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寄寓了对国家复兴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