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昙云,人间璧月,春华容易消沉。十七雏年,辛劳空豢灵禽。珠圆玉润真如意,奈醴泉芝草,薄质无根。叩苍冥,何处招还,一缕柔魂。
绵绵长抱西河痛,与秋宵怨蟀,迸入哀吟。垂老风怀,那堪涕泪沾襟。尘缘未谢难言达,到海枯石烂,总是伤心。怨声声,落叶寒蝉,空费追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全句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中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全诗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
“天上昙云,人间璧月,春华容易消沉”,这两句是说天上的昙花如云,人间的明月如玉,春天的美景很容易消逝。这里的“昙云”和“璧月”都是比喻,用来形容孝先的才情高洁,但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所以“春华容易消沈”。“十七雏年,辛劳空豢灵禽”,这是说孝先才十七岁,就因为辛劳而死,真是枉费了他的才华和精力,白白地养活了他。这句是说孝先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死去,所以无法再培养他了。“珠圆玉润真如意,奈醴泉芝草,薄质无根”,这是说孝先的才华就像珍珠一样圆润,像美玉一样光润,真是非常完美,但是就像醴泉、灵芝、仙草那样珍贵,而他又没有这些东西作为依托,所以他虽然有才华,但是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叩苍冥,何处招还”,这是说孝先的魂魄在天空中飘荡,他到哪里去寻找呢?“一缕柔魂”,这里用的是拟人手法,把孝先的魂魄比作柔魂。这句意思是说孝先的魂魄还在天上飘荡着,他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绵绵长抱西河痛,与秋宵怨蟀,迸入哀吟”,这句的意思是说,孝先的魂魄一直在西河上空徘徊,他的思念之情就像秋天夜晚里的蟋蟀一样悲切,一直要迸入到哀鸣之中去。“垂老风怀,那堪涕泪沾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到了晚年,心中充满了忧愁,怎么受得了悲伤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呢?“尘缘未谢难言达”,这句的意思是说人的世俗情感还没有消散,难以表达出我的悲痛之情。“到海枯石烂,总是伤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等到海水干涸,石头碎裂,我仍然感到伤心。“怨声声,落叶寒蝉,空费追寻”,最后这四句是说,我的哭声声声不绝,就像秋天的落叶和寒蝉一样凄凉,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到哪里去追寻。
【答案】
①第一层:写孝先的才情高洁,但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②第二层:写孝先虽然年轻,但已经死去。③第三层:写孝先的魂魄飘荡在西河的天空之上。④第四层:写孝先的魂魄一直在西河上空徘徊,他的思念之情就像秋天夜晚里的蟋蟀一样悲切,一直要迸入到哀鸣之中去。⑤第五层:写我已经到了晚年,心中充满了忧愁,怎么受得了悲伤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呢?⑥第六层:写人的世俗情感还没有消散,难以表达出我的悲痛之情。⑦最后三句:写我哭泣的声音声声不绝,就像秋天的落叶和寒蝉一样凄凉,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到哪里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