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瀫微流。正万缕初柔。垂绮苑,映妆楼。此日藏乌多少,他时系马迟留。渐渐绿深黄浅,一带烟浮。
花花絮絮雷塘路,风风雨雨到邗沟。初学舞,惯含愁。远恨能传玉笛,轻寒乍到红篝。最是长条牵愁,人在兰舟。

【注】瀫:流动。绮苑:华美的园林。

隋堤新柳 · 咏隋堤新柳

纹瀫微流。正万缕初柔。垂绮苑,映妆楼。此日藏乌多少,他时系马迟留。渐渐绿深黄浅,一带烟浮。

花花絮絮雷塘路,风风雨雨到邗沟。初学舞,惯含愁。远恨能传玉笛,轻寒乍到红篝。最是长条牵愁,人在兰舟。

【注释】1.瀫(wěng):水小而缓流貌。2.绮苑:华美的园林。3.妆楼:指美女的住所。4.藏鸟:鸟儿藏匿的地方。5.他时:将来,以后。6.渐:逐渐地。7.烟浮:形容烟雾浮动的样子。8.人:指作者自己。

赏析:词中描写了隋堤柳的美丽和娇柔、生机勃勃。通过写柳枝的婀娜多姿,写出了隋堤柳的生命力之强盛。

上阕起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瀫”是水流缓慢的意思。“初柔”,即刚刚萌发的新芽儿,刚柔相济,柔而不弱,刚而不硬。“垂绮苑”,在洛阳东面,因周围有绮丽的园林而得名。“映妆楼”,指隋炀帝的西苑,这里借指隋堤。“此日”,指春天。“乌”,乌鸦,这里指柳树的嫩叶,因为嫩叶初生呈黑色,所以叫“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来了,隋堤上的柳树开始萌发了嫩芽儿,枝条细长而柔软。它们生长在绮丽的园林里,倒映着美丽的楼阁。这里的景色美丽极了。“藏乌”就是“藏鸦”的缩语,意思是说,这些嫩芽像乌鸦一样藏匿在枝头。“他时”,指将来。“系马”,古时候人们骑马出行,常在马鞍上挂一布条作为标志。“迟留”,指停留的时间较长。这两句写的是隋堤春景,柳树开始萌发嫩芽了,柳树枝条细长而柔软,柳树生长在绮丽的园林里,柳树的枝条倒映在美丽的楼阁里,柳树下马可以拴在树上,马儿可以在这里停留很长时间,柳树的生长使这个地方充满了生机。下阕写隋堤柳的美丽和娇柔、生机勃勃。通过写柳枝的婀娜多姿,写出了隋堤柳的生命力之强盛。“渐渐绿深黄浅”一句,写柳树由幼苗到成荫的过程。“渐”是逐渐的意思。“绿深黄浅”,“深”是颜色深,“浅”是颜色淡。这句的意思是说,随着春天的到来,柳树的颜色由浅入深,越来越浓重。“一带烟浮”句,用“烟浮”一词来形容柳树的枝叶随风飘荡的情状。“烟”,即柳条,随风飘荡就像一片片烟雾。这两句话写的是隋堤上柳树随风摇曳的景象。

过阕写隋堤柳的美丽和娇柔,写出了隋堤柳的生命力之强盛。“初学舞”三字用典。据《汉书·艺文志》载,古代有一部名为《乐府诗集》的书,其中记载有“《采莲曲》……其声御裂,盖周天子南征至于汉水所作也。”后来,人们把《采莲曲》叫做《相和歌》。又据《太平御览》卷七九八引《宋书》载,《相和歌》中有一首名为《江南弄》的歌辞:“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首《江南弄》被后人称为“吴歌”。《晋书·乐志》又载,相传南朝齐武帝萧子良曾作《江南弄》,并自题曰《采莲赋》:“江南采莲北摘莲,莲根结实心亦坚。”《旧唐书·乐志》又载,唐玄宗李隆基曾作《采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豆;置莲怀袖中,荷香满衣裳。”这些歌曲都是以莲花为题材的。《江南弄》、《采莲曲》和《江南弄》这三首歌的主题都是荷花,但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江南弄》是民间流传的曲子,《采莲曲》则是文人所作的歌词。《江南弄》是民间流行的民歌,曲调优美,风格清新自然;《采莲曲》是文人所作的歌曲,格调高雅、典雅。本词中的“初学舞”、“惯含愁”二句借用了这两首民歌中的内容,表现了隋堤柳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的轻盈姿态和那缠绵哀怨的娇柔神态,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隋堤柳的喜爱之情。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隋堤上的柳树开始萌发了嫩芽儿,枝条细长而柔软,柳树生长在绮丽的园林里,柳树的枝条倒映在美丽的楼阁里,柳树下马可以拴在树上,马儿可以在这里停留很长时间。隋堤春色美,隋堤柳更美。“最是长条牵愁”,这一句是说最为动人的还是隋堤柳的长条。这一句是说最为动人的就是隋堤柳的长条。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最为动人的就是隋堤柳的长条。这里的“长条”是指隋堤柳的枝条。“牵愁”,即牵动忧愁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最为动人的就是隋堤柳的长条。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最为动人的就是隋堤柳的长条。

全词以隋堤柳为题,写了隋堤柳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写出了隋堤柳的娇柔神态,也写出了隋堤柳给人带来的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