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长至。带病篮舆来帝里。回首吴云。已是三千里外人。
今年长至。转向衡湘携朴被。定有人嗔。风里杨花不著根。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词。此词上半首写去年重阳,因病带病,拄着拐杖来到帝京(即京都开封)与家人团聚,但因年老体衰,只能遥望千里之外的故乡;下半首写今年重阳,又转往衡州和湘阴,带着旧时的被子,依然受到亲人责备,责怪他“风里杨花不著根”。

注释:

  • 减字: 一种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
  • 木兰花: 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
  • 辛卯岁: 指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
  • 长至: 农历十月一日为冬至节,宋人称为“长至”。
  • 篮舆: 以竹条编成的轿子。
  • 吴云: 吴地之云,这里代指故乡吴越地区。
  • 三千里外: 形容距离遥远。
  • 衡湘: 今湖南衡阳市一带。
  • 携朴被: 携带旧被子。
  • 定有人嗔: 肯定有人会埋怨我不顾家室。
  • 风里杨花: 比喻飘零的人。

译文:
去年重阳节的时候,我因为患病拄着拐杖来到东京(即京都开封),回首远望,故乡吴越地区已经相隔万里了。
今年重阳节的时候,我又前往衡州和湘阴,虽然带了旧被子,但是依然受到亲人的责备,因为他们看到我像风里的杨花一样漂泊不定,没有归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重阳节时思乡情怀的词作。上片起首二句写去年的重阳节,因病带病,拄着拐杖来到东京(即京都开封)。“回首吴云”四句则写今年重阳节,又转往衡州和湘阴。下片起首二句写今年的重阳节,虽然带了旧被子,但是依然受到亲人的责备。最后一句“风里杨花不著根”,比喻自己漂泊不定,没有归宿,更加衬托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全词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重阳节,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