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卌年前,喜随娘、依恋外家风景。葱翠小盆山,群鱼聚、水藻青春相映。梨甜栗脆,舅甥抓髻年光等。贪看层楼山色好,多少儿时佳兴。
而今重履门庭,甚萧然触目,芜檐苔井。绝少旧游人,徘徊处、空觅梦中声影。伤心怕说,有蛛丝满栏慵凭。半晌迟留斜日下,墙角竹阴吹暝。
【注释】
南浦 · 过怀德坊母家有感
忆昔卌年前,喜随娘、依恋外家风景。
葱翠小盆山,群鱼聚、水藻青春相映。
梨甜栗脆,舅甥抓髻年光等。
贪看层楼山色好,多少儿时佳兴。
而今重履门庭,甚萧然触目,芜檐苔井。
绝少旧游人,徘徊处、空觅梦中声影。
伤心怕说,有蛛丝满栏慵凭。
半晌迟留斜日下,墙角竹阴吹暝。
【赏析】
《过怀德坊母家有感》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此诗作于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此时杨万里已四十六岁,因遭权臣谗毁,罢官后闲居在家,心情郁愤。这首诗是回忆早年的往事,抒发了怀念母亲的情怀。
首联“忆昔卌年前”,点明题意,说明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喜随娘、依恋外家风景”两句,回忆起从前跟随母亲在外家的生活情景,表现出对母亲和外家的依恋之情。“葱翠小盆山,群鱼聚、水藻青春相映。”描绘了外家美丽的景色,群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水藻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外家的山水美景,还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颔联“梨甜栗脆,舅甥抓髻年光等。”,“梨甜栗脆”两句,回忆了小时候在外婆家吃水果的日子,那时的水果既新鲜又美味。而“舅甥抓髻”一句则描绘了与舅舅一起玩耍的情景,当时他们互相抓辫子玩耍,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两句诗不仅描述了童年时的欢乐时光,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颈联“贪看层楼山色好,多少儿时佳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景的向往之情。他渴望能再次欣赏到家乡的山水美景,回忆起儿时的美好时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尾联“而今重履门庭,甚萧然触目,芜檐苔井。”“而今”两句,表达了作者回到故乡后看到的景象。曾经熟悉的家园变得破败不堪,门前的屋檐和井台上长满了苔藓。这两句诗不仅描述了故乡的变化,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尾联“绝少旧游人,徘徊处、空觅梦中声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故乡徘徊时的感受。他发现昔日的游人已经离去,只留下空荡荡的房屋和无人问津的角落。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故乡的荒凉景象,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伤心怕说,有蛛丝满栏慵凭。”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伤感之情。他害怕提起故乡的事情会引起悲伤,于是用“蛛丝满栏”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故乡的萧条景象,还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半晌迟留斜日下,墙角竹阴吹暝。”这两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作者在墙角等待了很久,直到太阳落下,天色渐暗。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傍晚的宁静美景,还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也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