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停云黑。绕栏前、几竿依约,助人凄切。裁得鹅溪三尺绢,难仿此中孤洁。又移上、半庭明月。只合天寒来薄袖,倚西风、弄翠摇晴碧。比清瘦,夜深立。
凌虚自写凌霜节。展潇湘、画图一幅,参差圆活。中有闲愁题不尽,点滴英皇啼血。都分付、萧萧瑟瑟。莫道梅花枝干好,总输它、怀抱亭亭直。尘不染,独幽绝。

【注释】

曲径:弯曲的小路。停云:乌云遮月,比喻天色阴暗。依约:隐约可见。鹅溪:指潇湘。半庭明月:庭院中的月亮。又移上、半庭明月:指在竹影中移上半庭明月。天寒:天气寒冷。来薄袖:飘落下来。倚西风:凭西风吹拂。翠摇晴碧:青翠的竹子随风摇曳着晴朗的天空。比清瘦,夜深立:比清瘦的人更显得孤高挺拔。凌虚:高耸入云。凌霜节:不畏严寒的节气。展:展开。潇湘:潇湘画卷。参差圆活:参差不齐而灵动活泼。闲愁:未了的愁绪。点滴英皇啼血:形容梅花点点如血泪一般。萧萧瑟瑟:形容风声萧瑟。莫道:不要说……输它:不如它。尘不染,独幽绝:没有受到尘埃的沾染,独自显得高洁绝俗。

【赏析】

《金缕曲·竹影》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通过描绘一幅“清瘦”之竹图,寄寓诗人自己孤高超然、不与世俗为伍的高远志趣和淡泊情怀。

词人首先以“曲径”、“云黑”、“几竿依约”,勾勒出一幅幽静、空寂、苍茫的夜景,营造一种凄迷的氛围;然后点出“助人凄切”之意,并由此展开对竹的形象描写。“裁得鹅溪三尺绢,难仿此中孤洁”,意谓用鹅溪之绢难以画出竹之孤洁之美,这既是实写,也是反衬;接着,“又移上、半庭明月”,将月光移至竹前,使竹影婆娑、清雅动人,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也表现出作者对月色的倾慕;最后,“只合天寒来薄袖,倚西风、弄翠摇晴碧”,写冬日西风吹动竹影,使之摇曳生姿,犹如少女舞袖,形象生动,令人神往。

词人笔锋一转,从“竹影”转向咏梅,但并未直接咏梅,而是先由“凌虚自写凌霜节”一笔带出,以“凌霜节”喻指自己的志向,表明自己要像梅花那样在严霜中傲然屹立,不畏严寒;再写“展潇湘、画图一幅,参差圆活”,意谓展开潇湘的画卷,画幅上的梅花枝干纵横交错、灵动活泼,充满生机,以此表现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中有闲愁题不尽,点滴英皇啼血。”这句是说词中所写的梅花虽然美丽鲜艳,但却有“闲愁”缠身,就像英皇的鲜血滴在花瓣上一样,令人心伤。

“都分付、萧萧瑟瑟。”这一句是对前面的总括,意为将以上所写的一切美好景象都寄托在萧瑟秋风之中,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高傲骨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莫道梅花枝干好,总输它、怀抱亭亭直。”这句是说不要认为梅花枝干好就可以胜过其他花木,实际上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和特色。词人通过这句反问,表达出自己虽无权贵背景却依然可以傲然直立、高洁独立的豪情壮志。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既有咏物之妙处,又有托物言志之深意,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