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鼠帽,紫貂褕。春暖百花初。井华满注水精盂。窗日晒红鱼。
中庭悄,雏尼报。池北朱梅开早。慵拈针线罢温书。花底学摴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了解作者,然后把握其写作背景,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青鼠帽,紫貂褕”,帽子是青色的,裘衣是紫色的。“春暖百花初”,春天温暖了,百花也开放了。“井华满注水精盂。”井里的水都灌满了水精壶。“窗日晒红鱼”:窗外阳光明媚,晒着一条条红鱼。“中庭悄,雏尼报”:在庭院里,小孩子们正在玩耍。“池北朱梅开早”:院子里的池塘北边的梅花开得很早。“慵拈针线罢温书”,懒得拿起针线活来,放下了书本。“花底学摴蒱”,“花底下下棋”。
【答案】
(1)《喜迁莺》为词牌名,又名《喜迁莺令》《喜迁莺慢》。此调双调,六十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平韵。
(2)这是一首惜春之词。上片起笔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接着写院中儿童戏耍,一派生机。结尾两句写自己懒得做活,放下了书本,却喜欢在花下面下棋。下片开头写庭院中景致,接着写儿童们游戏的场景,最后写自己喜欢下棋。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译文:
春意盎然的时节,我给儿女们戴上青色的帽子和紫色的裘衣。春天来临,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百花,井中的水都盛满了清澈的水壶。庭院中,小儿女欢快地嬉戏,池塘北面的梅花早已绽放。懒洋洋地放下针线活儿,放下了书本,在花儿底下玩起了游戏。
赏析:
上片前二句写室内景致。“青鼠”,指黑色的帽子,这里用来形容帽子的颜色。“紫貂”是古代一种贵重的皮毛,这里形容裘衣的颜色。“春暖百花初”,春天的温暖让百花盛开。“井华”,井中的水;“水精盂”,即水精壶。“窗日晒红鱼”,阳光下的鱼儿显得格外鲜艳,这一句写阳光下的景象。
上片后四句写室外景致。“中庭悄”,庭院安静无声。“雏尼”,小孩儿。“池北”,指院子北面的池子。“朱梅开早”,“朱”,红色;“梅”,梅花,这里指的是梅花。“慵拈针线罢温书”,没有心思做针线活了,放下了书本。“花底学摴蒱”,“花底下下棋”是说在花底下下棋。
下片首三句写庭院中景致,“中庭悄”与上片的“慵拈针线罢温书”相呼应。“雏尼”,这里代指儿女们,意思是孩子们在院子里欢快地嬉戏。“池北朱梅开早”,池北面的梅花已经早早开放,这既照应了上片的“朱梅开早”,又与“窗日晒红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末二句,由室外转入室内。“慵拈针线罢温书”,放下了针线活儿,放下了书本。“花底学摴蒱”,“花底下学摴蒱”即指在花底下下棋,这里的“摴蒱”是指围棋。
这首词通过描写春天景色、孩童嬉戏、读书、下棋等生活片段,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春日午后,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