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玉台、分韵写新词,付与小银筝。正翠奁研墨,锦笺按谱,一样关情。消受尊前红烛,艳影照娉婷。稳听芦𢅏外,湘水秋声。
此日江南倦旅,算晓风残月,酒梦都醒。费十年心血,收拾众香亭。是断肠、家山愁念,莽天涯、歌板共飘零。应同笑、白头红袖,换了浮名。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甘州·徐积余小檀栾室校词图 - 此句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和创作主题,即在一个小檀栾室里校对新词。
  • 注解:”甘州”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是指作者所在的地区;”余小檀栾室”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或者是一个文人的居所。校词图则表明了创作的活动性质。
  1. 记玉台、分韵写新词,付与小银筝。正翠奁研墨 - 描述了创作新词的情景,将诗词作品交给了一名名叫小银筝的人去完成。
  • 注解:”玉台”可能是指古代女子化妆用的台子,这里用来象征女性的美丽;”分韵写新词”表示按照某种规则来创作新的诗词;”付与小银筝”说明作品的交付者;”翠奁研墨”描绘了一个文房四宝齐全的创作环境。
  1. 消受尊前红烛,艳影照娉婷 - 描述了在酒宴上,诗人独自欣赏红烛和影子的情景。
  • 注解:”尊前”指饮酒时的位置,通常靠近酒杯或酒器;”红烛”是中国古代宴会中常见的照明物;”艳影照娉婷”形象地描绘了红烛的光影投射在美人身上的样子。
  1. 稳听芦𢅏外,湘水秋声 - 描述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远处的芦荻声和湘江的秋水声。
  • 注解:”𢅏”是一种竹制的乐器,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自然的声音;”湘水秋声”描绘了一种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1. 此日江南倦旅 -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生活的厌倦。
  • 注解: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日期(如重阳节)感受到的江南的景色和氛围,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
  1. 算晓风残月,酒梦都醒 - 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醒来之后感到空寂。
  • 注解:这里的”晓风残月”可能指的是早晨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酒梦都醒”则表达了一种从醉酒梦中醒来后的清醒和失落感。
  1. 费十年心血,收拾众香亭 - 形容诗人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整理、收藏了许多美好的事物。
  • 注解:”众香亭”可能是指一个收藏各种香料的亭子,也可能是指诗人收藏的众多美好的诗词作品。
  1. 是断肠、家山愁念,莽天涯、歌板共飘零 - 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的深切痛苦。
  • 注解:”家山愁念”可能意味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莽天涯”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和无助。
  1. 应同笑、白头红袖,换了浮名 - 诗人感慨于名利的虚幻,希望与友人一起忘却名利,保持纯真。
  • 注解:”白头红袖”可能象征着年老色衰的外表;”换了浮名”则表达了放弃世俗名利追求的决心。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的”玉台分韵写新词”、”稳听芦𢅏外湘水秋声”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家山愁念”、”换了浮名”等句子,更是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