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飘灯,凭花引笛,旧游梦堕烟痕。落红风里,一曲惜余春。可奈当时王谢,兴废感、禊事谁论。还相似,丽人行句,草草付吟尊。
香尘。愁拾缀,鸱夷去远,寂寞湖滨。纵庾郎无恙,瘦尽离魂。哀入江南赋稿,怕鼓鼙、劫后重闻。应自叹,飘零白社,书在不干秦。
【注释】
(1)丙辰:公元1186年。禊日:古时于三月三日举行的一种祭祀河神的节日。愚园:即欧阳元之园,在江西南昌城东。周梦坡:即周紫芝,字梦坡,宋代诗人。
(2)落红:指飘零的花瓣。风里:风中。
(3)丽人行句:白居易《长恨歌》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句,此诗用其意。
(4)香尘:指花上的露水。愁拾缀:意为惋惜花已落而未能及时收拾。
(5)鸱夷:指西施的别名。去远:指西施已离开吴国,远嫁他乡。
(6)庾郎:指庾信,南朝著名文学家。瘦尽离魂:指离别之苦。
(7)哀入江南赋稿:指杜甫在战乱时期所作的《哀江楼赋》。怕鼓鼙:担心战争的打击。
(8)白社:指北宋灭亡后遗民聚集之地——南渡。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参加欧阳元之园春宴后,次韵周梦坡之作。上片写宴会上的情景和感慨。起首三句写宴会上灯影摇曳,笛声悠扬,唤起了人们旧日游兴。“丽人”二句点题,说当年王谢贵族的繁华已不可复见,但今日的宴会仍然热闹非凡,只是缺少了当年的丽人而已。“可奈当时王谢,兴废感、禊事谁论”,感叹的是当年王谢家族的豪华生活已不复存在,而今天的聚会也少了往日的丽人和雅韵。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荣华的无限留恋之情。下片写宴后的感怀。词人说:“香尘愁拾缀,鸱夷去远,寂寞湖滨。”这里以花上的露水比喻花的残瓣,又把西施比作美人,说如今美人已经远嫁他乡,只剩下花影摇曳在湖边,让人倍感寂寥。“纵庾郎无恙,瘦尽离魂”,则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三句说:“哀入江南赋稿,怕鼓鼙、劫后重闻。”这是说词人在战乱之后忧心忡忡地写下了《哀江楼赋》,害怕战争再次来临,让这首词再被世人传唱。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