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性情天异慧。红杏窗前,爱把新妆试。怨粉愁香如有意。相思未解真滋味。
露湿春枝花更丽。半面含娇,的的争明媚。深院垂杨门昼闭。春风何限登楼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把握诗人情感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思想感情。“幼女性情天异慧”:幼女天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红杏窗前”:春天到了,窗外的杏花盛开了;“爱把新妆试”,喜欢在梳妆打扮后,对着镜中的自己欣赏;“怨粉愁香”:用“怨粉”指代女子,以“愁香”形容女子的娇艳美丽;“相思未解真滋味”:虽然彼此思念,却未能体会到相思的滋味。“露湿春枝花更丽”:春雨过后,花儿更加鲜艳夺目;“半面含娇”:她害羞地低着头,只露出半张娇俏的脸;“的的争明媚”:她那娇嫩的容颜,争妍斗媚,十分美丽;“深院垂杨门昼闭”:庭院深深,垂柳依依,大门紧闭;“春风何限登楼思”:不知有多少的春光,我登上高楼远望,思念着她。
【答案】
①幼女天真无邪,聪明伶俐,喜爱梳妆打扮;②春天到了,窗外的杏花盛开了,幼女喜欢在梳妆打扮后,对着镜中的自己欣赏;③幼女有“怨粉”之词,以“愁香”形容其娇艳美丽;④虽然彼此思念,却未能体会到相思的滋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杏花写人,托花寄意,表达了对少女的赞美之情。全诗通过描写杏花的美丽与繁盛,来表现少女的美好形象。首句“幼女性情天异慧”点明主题。次句描绘了少女的外貌特征和内心活动。第三句进一步刻画出少女的美貌。第四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少女的娇美动人的风姿。最后三句是说,尽管两人心意相通,但毕竟不能经常见面,只能借春日里美丽的杏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此诗以物喻人,将花比作人,将人比作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少女的形象。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明快,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