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衫槿帽。趁古水百折,花阴移棹。八九点鸥,引入仙源,香风绕。乞浆崔护今番到。也迷却、重门深杳。竹间杨外,红情不断,解迎人笑。
真好。苔行莎坐,拓耕屋只在、云根石杪。自有桃娘,挽樱评柳,都休了。收残黄垄獐牙稻。便料理、秋矶蓑钓。醉眠船尾罾头,醒来月小。
【注释】
绛都春 · 题耕客桃乡农词卷: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
蕉衫槿帽:穿着绿色的短衣,戴着红色的头巾。
趁古水百折,花阴移棹:沿着曲折的小河边行驶船桨。
八九点鸥,引入仙源:天空中有八九只白鸟飞来。
香风绕:阵阵清香随风飘荡。
乞浆崔护今番到:崔护的诗现在又传到了这儿。
重门深杳:重重的门户深而幽暗。
竹间杨外,红情不断,解迎人笑:竹林里和杨柳旁,红色的爱情永远不断,能让人微笑。
苔行莎坐,拓耕屋只在、云根石杪:在苔藓上行走,坐在莎草上面,只有云根石顶可以拓耕了。
自有桃娘,挽樱评柳:自己采摘的桃子姑娘,摘了樱桃评了柳叶。
都休了:算了吧。
收残黄垄獐牙稻:收割完残存的黄色田垄上的獐牙稻。
便料理、秋矶蓑钓:就收拾好秋天捕鱼的工具去钓鱼。
醉眠船尾罾头,醒来月小:酒醉了就倒在船尾的网兜里睡觉,醒来时天已微明,月亮也变小了。
【赏析】
此词为稼轩晚年所作词中少见的咏物词,全词以“耕”字为线索,从写景入手,层层深入到抒情,最后归结到一个意境,即一个“醉”字。作者通过描绘耕客在桃花源中的劳作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开头三句“蕉衫槿帽。趁古水百折,花阴移棹”,描绘的是耕客们穿着绿色衣衫,头戴红色头巾的情景。他们顺着曲折的小河行驶船桨,享受着花香袭人的美景。这几句通过对耕客们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画卷,为下文的抒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的“八九点鸥,引入仙源,香风绕”,描绘的是一群白鸟飞翔在空中的场景。它们时而高飞,时而低翔,仿佛是引领人们进入仙境一般。这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田园风光的静谧美好,也预示着下文将有更多动人的情节发生。
“乞浆崔护今番到。也迷却、重门深杳。”这两句则是对崔护诗句的巧妙运用。崔护曾经写过一首诗:“寻芳不觉路千回,有恨无人信意裁。惆怅花开空照人,愁心欲向谁开?”这里的“也迷却”与崔护诗句中的“惆怅”相呼应,表现了作者面对美好景色而产生的感慨之情。
“竹间杨外,红情不断,解迎人笑。”这三句则描绘了竹林和杨柳之间的美景。红情(桃花)不断地绽放,仿佛在迎接人们的赞美和欢笑。这一句既展现了田园风光的迷人之处,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与喜悦。
“真好。”这句是对前文美景的总结性评价。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式,表达了对这片美丽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
“苔行莎坐,拓耕屋只在、云根石杪。”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在苔藓上行走,坐在莎草上面,只有云根石顶可以拓耕了。这一句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艰辛与艰难,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自有桃娘,挽樱评柳”,这两句则是对前面美景的延伸与补充。自己采摘的桃子姑娘,摘了樱桃评了柳叶。这两句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都休了”,这一句则是对前面所有美景的升华与总结。收获完残存的黄色田垄上的獐牙稻后,就收拾好秋天捕鱼的工具去钓鱼。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农耕劳动的辛勤与辛苦,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最后两句“醉眠船尾罾头,醒来月小”,描绘了作者在船上醉酒入睡,醒来时天已微明,月亮也变小了的情景。这是对全文的完美收尾,也是对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与表达。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情,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世界。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