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烟回雪,睨晴波一楫、兰桡春色。双好天然都道是,公瑾小乔无别。故国楼台,江南钿粉,往事成悲咽。银镫芳醑,半窗梅蕊初折。
最恨乍见还离,踏歌携手,袍袖霜犹热。料得空山风雨夕,绣出愁香千结,客住三峰,云来五朵,恰直花时节。梦中吹送,舞风杨柳残月。

念奴娇·和寄秋

流烟回雪,睨晴波一楫、兰桡春色。双好天然都道是,公瑾小乔无别。故国楼台,江南钿粉,往事成悲咽。银镫芳醑,半窗梅蕊初折。

最恨乍见还离,踏歌携手,袍袖霜犹热。料得空山风雨夕,绣出愁香千结,客住三峰,云来五朵,恰直花时节。梦中吹送,舞风杨柳残月。

译文及注释:

流烟回雪,睨(nì)晴波一楫、兰桡春色。双好天然都道是,公瑾小乔无别。故国楼台,江南钿粉,往事成悲咽。银镫芳醑(wǔ),半窗梅蕊初折。

【注释】

  1. 流烟:指江上的水汽。回雪(huái):形容江面上水气弥漫的景象。睨(nì):斜视。晴波:晴朗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一楫(jié):一叶扁舟。兰桡(ráo):画有兰花装饰的船桨。春色:春天的气息。
  2. 双好:指周瑜和小乔。天然:自然生成的,不经人为雕琢的。都道是:都说……都以为是。公瑾:指周瑜。小乔:指小乔(三国吴国的美女)。
  3. 故国:故乡。楼台:指家乡的建筑物。钿粉:镶嵌在妇女脸上的珍珠或宝石等贵重首饰。
  4. 银镫(dēng):银制的马灯。芳醑(shǔ):美酒。半窗:一半窗户的光亮。梅蕊:梅花的花苞。
  5. 最恨乍见还离(chù):最痛恨的是刚刚见面又分离。乍见:刚刚见面。还离:分离。
  6. 凌歌(xuè):唱歌。携手:手拉手一起走。袍袖:穿在衣服外面的袖子。霜犹热:指衣袖上还留着从寒冷中带来的寒意。
  7. 料得:料想。空山:空荡荡的山。风雨夕:风雨交加的夜晚。绣出:用绣针绣出。愁香千结:用千万种愁思绣成的香气。
  8. 三峰:指江西庐山的东面山峰。客住:旅居他乡的人。五朵:指江西庐山南面的“五老峰”。
  9. 绣出:用绣针绣出。绣出愁香千结:用千万种愁思绣成的香气。
  10. 梦(mèng)中:梦中。吹送:送出。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与友人寄秋一同游览江西庐山时所作。词中描绘了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流烟回雪”,形容江面上水气弥漫的景象。接着“睨晴波一楫、兰桡春色”,描绘了一幅春天江面上的美丽画面。这里的“一楫”、“兰桡”都是形容船的修饰语,使得整句话更加生动形象。然后“双好天然都道是,公瑾小乔无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周瑜和小乔的赞美之情,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一对完美的夫妻,没有其他的区别。最后“故国楼台,江南钿粉,往事成悲咽”这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和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中,“最恨乍见还离,踏歌携手,袍袖霜犹热”则描绘了一幅刚刚相遇却又要分别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无奈的情感。而“料得空山风雨夕,绣出愁香千结,客住三峰,云来五朵,恰直花时节”则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其中“料得”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美景的期待和憧憬。

最后的句子中,“梦中吹送,舞风杨柳残月”则是整首词的高潮部分,通过梦境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