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家山似画,寒食后、丽人行。并缆系垂杨,褰帘却扇,细语闲评。纵横竹炉茶碗,也当他、斗酒听啼莺。记得半塘烟柳,昔年曾伫狂生。泠泠。
归梦寄泉声,和醉拥倾城。看袖拂乌丝,裙挥白练,薄负才情。丁宁。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弹到秋江一曲,为谁红泪飘零?

木兰花慢·忆家山

寒食后丽人行,缆系垂杨,帘却扇风声细语闲评。竹炉茶碗,斗酒听啼莺,半塘烟柳曾伫狂生。泠泠泉声入梦,和醉拥倾城,归梦寄泉声,月明、清露下秦筝。红泪飘零,为谁情?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读者喜爱。本词通过对家山的思念与怀念,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词的开篇“忆家山似画”,通过描绘家山的美丽景色,引出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与家人一起欣赏美景时的温馨场景,如缆系垂杨、褰帘却扇等。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家庭的温馨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纵横竹炉茶碗”,进一步描绘了家宴中的情景。这里的“斗酒听啼莺”不仅展示了作者与亲友间的欢乐气氛,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的“记得半塘烟柳,昔年曾伫狂生”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整首词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泠泠。归梦寄泉声,和醉拥倾城。”这里,词人以泉水之声为引子,引入梦境之中。梦中的场景既虚幻又真实,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而“看袖拂乌丝,裙挥白练,薄负才情”则描绘了梦中女主角轻盈飘逸的形象。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词的情感表达达到了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词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丁宁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词的结尾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的“丁宁”意为叮嘱,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厚意。同时,通过使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这一意象,使全词的主题更加凸显。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词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共同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

这首《木兰花慢》以深情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家山的怀念与追忆,词人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