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梦而今已。被东风、猛教吹断,药炉烟气。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须转忆、半生愁味。十二楼寒双鬓薄,遍人间、无此伤心地。钗钿约,悔轻弃。
茫茫碧落音谁寄。更何年、香阶刬袜,夜阑同倚。珍重韦郎多病后,百感消除无计。那只为、个人知己。依约竹声新月下,旧江山、一片啼鹃里。鸡塞杳,玉笙起。
【译文】
梦已醒,东风猛吹断药炉烟气。纵使倾城再得,也换不来宿昔风流。须转忆半生愁味:十二楼寒双鬓薄。遍人间无此伤心地。钗钿约,悔轻弃。
茫茫碧落音谁寄:更何年香阶刬袜夜阑同倚。珍重韦郎多病后百感消除无计:那只为个人知己。依约竹声新月下:旧江山一片啼鹃里:鸡塞杳玉笙起:
【注释】
好梦:梦中的欢乐。而今:从今以后。被:遭受。东风:春天的风。猛:猛烈。吹:吹散。断:打断。药炉:指道士所炼丹炉。烟气:烟云。纵:即使。纵使:纵然。倾城:倾国,形容美女。还:仍然。再得:再次得到。宿昔:往日。风流:才情。尽矣:已经没有了。须:必须。转忆:回忆过去的事情。半生:大半辈子。愁味:忧愁的味道。十二楼:指唐时长安城西的高楼。寒:冷清。双鬓薄:鬓边的头发稀疏而苍白。遍:到处。人间:人间世界。伤:悲伤。地:地方。钗钿约:指夫妻间盟誓相守的信物。钗和钿都是女子的饰品。钿是镶嵌在金钗上的花形饰物,这里泛指钗钿。悔:后悔。轻:轻视,轻易。弃:抛弃,丢弃。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碧落:天空。音:消息、书信。谁寄:有谁能寄去?更何年: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香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刬袜:赤脚而行。夜阑:深夜。同倚:一起倚靠。珍重:珍惜。韦郎:唐代韦皋的字。韦皋曾与一位歌女有私情,后来韦皋当了宰相,这位歌女便成为韦皋妻子,两人感情很好,但韦皋后来却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另娶了一个姓柳的女子,并给她生了两个儿子,即韦皋的儿子们。百感消除:种种感慨都消释了。只为:只为。个人知己:指韦皋只看重自己。个人:独自。个人知己:单独为自己而存在的人。依约:仿佛记得。竹声:竹林中的风声。新月下:明亮的月光下。旧江山:指故国河山。一片啼鹃里:遍地杜鹃悲鸣。鸡塞:关鸡之塞,指边疆要塞。杳:远貌。玉笙起:玉笛吹奏起来。
【赏析】
《金缕曲·吊广陵》是明末陈寅恪先生于1947年春创作的一首悼亡词。全词以“金缕曲”为题,以咏叹亡妻杨氏生前的美貌及亡妻与韦皋的关系为线索,抒发作者对亡妻深厚的怀念之情。
上片主要写亡妻的美貌及与韦皋的关系。开头三句点明“梦”,说现在的妻子不再美丽,她的美貌已被无情的春风破坏殆尽了,她曾经的美丽如花容月貌般的容颜如今只剩下两鬓如霜的白发了。“纵使”四句写亡妻昔日的风流倜傥,以及她对韦皋的专一之情。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即便现在的妻子再美如当年,也无法替代亡妻的风采,因为韦皋早已另娶他人,他只看重自己而已。接着两句回忆亡妻昔日与韦皋在一起的情景,那是多么美好,多么动人,令人心醉神迷。最后两句用典,意思是说亡妻虽然已经离去,但在韦皋眼中仍然是那样美好,以至于连韦皋自己也为之动情,他深深地怀念着亡妻,思念不已。
下片主要写韦皋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以“恨”字总领下文,说韦皋自从失去了亡妻之后,就再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他时常回忆起亡妻的音容笑貌,感叹自己当初的轻率和愚蠢,竟然会做出如此违背常理、背信弃义的事来!“更何年”两句意为: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她一面呢?“香阶”一句意谓在深夜的石阶上赤着脚行走的时候,常常想起她;“夜阑”两句意为每当想起她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倚靠着栏杆凝望着明月沉思良久。“珍重”一句意谓我十分珍爱这段婚姻,因为它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而韦皋对亡妻的怀念却是一种深深的愧疚和自责,这种怀念充满了痛苦、悔恨和无奈,因此结尾以“玉笙”二字点明了这种怀念的主题。
全词以咏叹亡妻之美为主线,通过对亡妻与韦皋关系的描绘和韦皋对亡妻怀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厚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待爱情的严肃态度和对不忠行为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