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青海三千里。笳声故垒霜风起。一剪柳丝齐。途长日又西。
边城山气饱。九月寒生早。蹄铁碎冰花。人先书到家。

菩萨蛮

白云青海三千里。笳声故垒霜风起。一剪柳丝齐。途长日又西。

边城山气饱。九月寒生早。蹄铁碎冰花。人先书到家。

注释:

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缕曲”等,是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词调。本词为唐教坊曲名,因唐玄宗贵妃杨玉环而得来,后用作词牌。此词以乐府旧题作新意,写闺中少妇望夫之情。

青海:指青海湖,即今青海省境内的青海湖。

笳(jiā)声: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乐器,这里泛指军中吹奏的乐曲。

故垒:古时驻兵的地方,垒,土筑成的防御工事。

霜风:初秋的寒风。

一剪(xiān):形容柳条细长柔美。

饱:形容山势高峻陡峭。

寒生:寒冷来临的意思。

蹄铁:马具,用以防滑。这里指马。

赏析:

《菩萨蛮·其一》是一首闺怨诗。上片由景及情,描写了边远地区深秋时的景象。下片则由情入景,抒发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婉转,意境深远含蓄,情感真挚自然,耐人寻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陶冶。

这是一首写闺怨之词。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边远地区深秋时的景象。“白云青海三千里”,写出边地的辽阔;“笳声故垒霜风起”,点出戍守之所。“故垒”指边塞上的营垒,“笳声”指军号之声,“霜风”指初秋的凉风。这三句是说,在边远地区的辽阔的天地之间,戍守的军队吹着笳声,迎着初秋的凉风前进。“一剪柳丝齐”,是写边地的春天来得迟,柳条还没有长成,但已经长得很长很整齐了。“途长日又西”,是说道路又长又远,日头又向西移动了。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气候的原因,边地春天来到得更晚一些,路上的景物也显得更美丽一些。“一剪柳丝齐”,“齐”字用得好,因为柳条虽已抽出新芽,但仍不长,所以用“齐”字来形容其长,这就把那种嫩绿而又不太浓密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边城山气饱”,意思是说,由于边地山势高峻,所以山气显得特别浓厚。这两句是承接上句而来的。上句“一剪柳丝齐”中的“齐”字,在这里被用来与“山气”相呼应。“九月寒生早”,是说九月份天气就变得寒冷起来了,这既与前面所说的“霜风起”相呼应,也是说到了秋季的气候特征。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边地山气浓厚,所以气候就显得更加寒冷。“蹄铁碎冰花”,意思是说,马蹄踏在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像碎裂了冰花一样。这一句是写马行走在冰上的情况。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边地的气候寒冷,所以马行走在冰上时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人先书到家”,意思是说,由于边地的气候寒冷,所以人们回家的时候,往往要捎带书信回家报个平安。这一句是说,人们在路上赶路时,常常要捎带书信回家。

这首词从景、情两方面入手,写边塞的荒凉景色以及思妇的内心活动。词中没有直接写思妇的愁苦心情,而是从边关的景物入手,通过景物的变化反映思妇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活动。这种写法叫做“以景衬情”。全词语言优美婉转,意境深远含蓄,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陶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