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秋花卷。
问谁为、柴桑写照,俗尘俱遣。
天与高寒风格在,簌簌清霜欲泫。
背素障、光浮鱼茧。
随例玉盘承露冷,傲慈恩、一抹纱笼浅。
和雁字,碧空展。
斜规隙月看逾显。
错教人、图成没骨,粉圆脂扁。
餐尽落英聊解佩,舐掌何愁嗾犬。
只妒影、兰膏未免。
接得芙蓉城主牒,许众香、北面吾分典。
更位置,烛奴剪。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天看到金缕曲(一种乐器)时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都以“金缕曲”开头,形成了鲜明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金缕曲
四壁秋花卷。
问谁为、柴桑写照,俗尘俱遣。
天与高寒风格在,簌簌清霜欲泫。
背素障、光浮鱼茧。
随例玉盘承露冷,傲慈恩、一抹纱笼浅。
和雁字,碧空展。
斜规隙月看逾显。
错教人、图成没骨,粉圆脂扁。
餐尽落英聊解佩,舐掌何愁嗾犬。
只妒影、兰膏未免。
接得芙蓉城主牒,许众香、北面吾分典。
更位置,烛奴剪。
注释:
- 四壁秋花卷:形容秋天的景色如同一幅画卷,四周都是秋花。
- 问谁为、柴桑写照:询问是谁描绘了柴桑的景象。柴桑,这里代指的是秋天的景色。
- 天与高寒风格在:天赋予它高洁而寒冷的风格。
- 簌簌清霜欲泫:秋风吹过,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霜珠,仿佛要滴落下来。
- 背素障、光浮鱼茧:指金缕曲在素色的舞台上显得格外醒目,如同一条鱼在水中游动。
- 随例玉盘承露冷:按照传统的做法,用玉盘来承接露水,使之不沾尘埃。
- 和雁字,碧空展:模仿雁南飞的字形,展开一幅壮丽的画卷。
- 斜规隙月看逾显:斜着摆放的蜡烛,让月光透过缝隙,显得更加明亮。
- 错教人、图成没骨,粉圆脂扁:让人误以为它是一幅没骨山水画,但实际上它的形态却如此圆润。
- 餐尽落英聊解佩:把落在地上的花瓣收集起来,用来擦拭玉佩,以示洁净。
- 舐掌何愁嗾犬:舔自己的爪子,不用担心狗会咬它。
- 只妒影、兰膏未免:只是嫉妒那些像兰膏一样散发着香气的人。
- 接得芙蓉城主牒:接到了芙蓉城的传令,可以享受众人的供奉。
- 许众香、北面吾分典:允许我在这里享用众多香料,让我能够尽情地享受吧。
- 更位置,烛奴剪:请替我更换位置,让烛奴帮我剪去烛花。
赏析:
这首诗以金缕曲为中心,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金缕曲的独特形象和特点的描写,诗人也借此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