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美湖山容俯仰,从头感逝伤离。
登临情味绝凄其。
芳年摧落照,归梦系儿妻。
长伴飘零湖上月,何时照取双栖。
中年忧患赖相持。
莫将孤枕泪,愁损软腰肢。
【注释】:
- 丙寅: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任徐州知州。吴山在徐州城北,登高可以望海。
- 恨蔚真(wèn)未预兹游:恨自己没有预先参加这次游览。
- 作此寄之:写下这首诗来寄托思念。
- 信美:非常美好。
- 容俯仰:能够纵览。
- 逝伤离:流逝的岁月令人伤感。
- 绝凄其:极其凄惨。
- 芳年摧落照:青春的年华已经凋零,照着夕阳。
- 归梦系儿妻:回家的梦魂系恋着妻子。
- 飘零湖上月:漂泊不定的湖面上明月。
- 何时照取双栖:什么时候能使我们象鸳鸯一样团聚。
- 中年忧患赖相持:中年的生活有忧虑和患难,需要互相支持。
- 莫将孤枕泪:不要让我独自流泪。
- 愁损软腰肢:使我忧愁而消瘦了腰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恨”字开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未来生活道路的关注,同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无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登临吴山,面对美丽的湖光山色,心情无比激动。然而,美好的景色却使诗人更加感伤地回忆起离别的往事,从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凄凉之感。
颔联进一步描绘诗人登临吴山时的心境。诗人感到时间过得很快,仿佛刚刚离开这里不久,就又要踏上归途了。这种短暂的相聚时光更增添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颈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自己回到家乡后的情景,看到家中妻子和孩子都在家中等待他的归来,心中充满了喜悦与安慰。然而,他又担心这种短暂的相聚时光会很快结束,因此又感到一丝失落与寂寞。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与希望。他希望能够在中年时期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度过人生的难关。此外,他还希望自己能够在晚年时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与心爱的人一同度过余生。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临吴山的情景以及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