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语静,宿酲回。
客心凄瑟欲成灰。
荒犬吠声传枕席。
眠不得。
起对帘栊纤月白。
【注释】:
- 南乡子:词牌名。
- 其一:指第一首。
- 人语静:人声静悄。
- 宿酲:宿醉,酒后留下的不适感。
- 客心凄瑟欲成灰:旅舍中的思乡之人心情凄凉,如同要变成灰烬一般。
- 荒犬吠声传枕席:荒凉的狗叫声传遍了床榻周围。
- 纤月白:皎洁的月亮,白色。
- 赏析:这首词描绘的是作者在旅途中遇到荒凉之地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语静,宿酲回。
客心凄瑟欲成灰。
荒犬吠声传枕席。
眠不得。
起对帘栊纤月白。
【注释】:
苏轼《浣溪沙·端午》原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注释: 这首词描写了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通过节日前的各种准备和节日当天的活动,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和女性的美丽与活力。上片描绘了端午节日,将开展沐浴芳兰的活动,气氛十分浓郁;下片刻画了她们按照民间风俗,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
诗句解析: 1. “小屏山” - 指的是屏风上的山,可能是诗人所居之地的一角。 2. “有华镫作证,佳会涤愁颜。” - 华灯作为见证,美好的聚会可以驱散忧愁。 3. “软语春秾,幽欢梦怯,谁料丝续芳莲。” - 轻柔的话语充满春天的气息,幽静的喜悦让人在梦中感到害怕,谁能想到这丝线能延续到芳香的莲花上。 4. “尽偎傍低鬟倦黛,回一笑帘外噤啼鹃。” - 她靠在屏风旁,低头整理发髻,露出疲倦的眉毛
【注释】 1. 倦矣吾何住:我已经厌倦了,不知道该住在哪里。 2. 数生平霜兰风絮:经历了许多的风雨和挫折。 3. 太无依据:没有任何依靠或支撑。 4. 蝼蚁王侯尘梦冷:像蝼蚁一样的小人物,他们的梦想和欲望就像尘埃一样被冷漠对待。 5. 局蹐人天最苦:在人间世界里感到极度的痛苦和不安。 6. 星月外更谁堪语:在星辰之外,又有谁能与我诉说心中的烦恼呢? 7. 衰谢难为茵溷计:衰老和衰落是无法预料的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风入松(词牌名) 注释:这是一首词的题目。 2. 厌厌秋意落空床(起韵,描写秋天的气氛) 注释:形容秋天的寂静与萧索氛围。 3. 憔悴旧潘郎(承上启下,用“潘郎”指代作者自己或昔日的风流倜傥之人) 注释:指昔日那些风流倜傥的男子如今已变得憔悴不堪。 4. 零云缺月飘萧惯(承前启后,描绘秋夜景象) 注释:零散的云彩
【译文】 夹竹桃花盛开,暖和的春梦使人沉醉,红色的花朵簇簇地探出帘外在笑。 美丽的妆饰沉静而含蓄,像新蝉的声音一样萦绕在耳旁。 激发了春天的心绪,更加添饰了多少琼花。 供人凭吊,红花飘落已将旧日的容颜分成一半。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夹竹桃(jiā zhú tái):又名百日红、万年青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羽状分裂,有香气,开白色或粉红色的喇叭形花,花期长。 暖梦娇酣
【注释】 (1)薰炉:用香料熏燃的灯台。向晚:傍晚。灰余烬:余烬,指残烟。 (2)鸾镜:即鸾凤镜,传说中的神鸟,传说中鸾鸟所照之物皆会显影。依徊:徘徊。千万恨:形容怨恨深重。 (3)心如冬日别逾温:比喻心情像冬天一样寒冷,而离别之情却更甚于冬天的寒冷。逾温,超过温度。 (4)泪似秋霖霏不尽:比喻眼泪像秋天的雨一样绵绵不绝。霏,形容雨丝纷纷落下的样子。 (5)今宵有梦须难稳:今夜如果能够做梦
【注释】 辛酉: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元宵:指元宵节。亚鹤召宴:南宋时,官员们常在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宴饮作乐,以助春兴。 【赏析】 《浣溪沙·辛酉元宵后三日亚鹤召宴》是一首描写宋代元宵节宴会上的情景的词。上阕写席上之景与情;下阕写席间酒酣人醉之态,以及诗人自己对这种欢庆气氛的感受。全词通过描绘节日的喜庆景象和宴会上的欢歌笑语,表现了人们欢乐的心情和生活的热情。
【注释】: 了了:明白。 年时月:即“年年月”。 画秋心:指秋天的景色,如画一般。 雾明星淡:雾蒙蒙的星星,淡淡的月光。 夜光如雪:月亮像积雪一样明亮。 落抱圭琼天咫尺:抱着玉圭和琼台在天上只有咫尺之远。 初信人间清绝:最初相信人间如此清明洁净。 休便向、圆时伤缺:不要对着满月的时候伤感。 叱诧风云良已倦,倚清凉、须胜嘶尘热:叱咤风云已经厌倦了,要依靠清凉爽口的东西来抵御酷暑。 依薄酒,酹佳节
西子妆 为友人题女伶刘昭容嫦娥奔月像 麟带黏云,蝉鬟约雾,玉宇微茫春暖。 明妆淡月认飞魂,试霓裳怨歌应倦。 婵娟再转。 已昨夜星辰梦断。 翠颦深,恨笑啼圆缺,迷离箫管。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友人题画的一首绝句。上片写画中女子的美貌。“麟带黏云,蝉鬟约雾”二句形容其服饰飘渺如雾,与云相接,形象生动。“明妆淡月认飞魂”则描绘了画中女子淡淡的妆容下,隐约可见她那轻盈的倩影
【注释】 清夜:指深夜。 断鸿零雁:形容书信中断,音信全无。 高阳台:词牌名。 南国缄魂:指在南方的故土上,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东洲诀梦:指别离故乡后,与家乡断绝了一切联系。 灰心:心灰意冷。 蛾眉:女子的眉毛。这里比喻才女。 遁寒山:隐于深山。 憔悴:形容瘦弱而面容憔悴。 朱颜:指红润的脸色,即青春。 冥冥:渺茫。 仙山:指神话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怨雾愁云:忧愁怨恨的云雾。 孤鸿:孤独的鸿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名为《南乡子·新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南乡子 新浴 皓腕约金环。艳质生香浸玉盘。曲曲屏山灯近远,偷看。一树梨花露未干。 扶起骨珊珊。裙衩风来怯是单。背立梧桐贪避影,更阑。月转回廊半臂寒。 注释与赏析: 1. 皓腕约金环:指女子手腕上佩戴着金制的手镯,显得白皙而纤细。 2. 艳质生香浸玉盘:形容女子肌肤娇嫩,香气四溢,如同美玉盘中的珍品一般珍贵。 3
这首诗是一首咏花词,以牡丹头为题,通过描写牡丹的高贵和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美好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南乡子 新浴 牡丹头 高耸翠云寒。 时世新妆唤牡丹。岂是玉楼春宴罢,金盘。 头上花枝斗合欢。 着意画烟鬟。 用尽玄都墨几丸。 不信洛阳千万种,争看。 魏紫姚黄总一般。 注释: 1. “高耸翠云寒”:描述牡丹的高耸和翠绿色的叶片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2. “时世新妆唤牡丹”:描绘了在这个时代中
【译文】 新洗过的衣服,用玉尺剪裁,工巧无比;颜色鲜艳,图案精致,巧妙的缝制。 衣服的深浅搭配得恰到好处,就像那纤手绽开的花蕾,层层叠叠。 衣领微微翘起,仿佛在敲击金虫,透出肌肤的香气,宝袜松松地垂着。 袖子上茜色点点,如同乌鸦的羽毛,半垂下来,显得淡雅从容。 百折细腰罗裙轻轻摆动,细细的风拂过,犹如轻风徐来,令人陶醉。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 新浴:刚洗过澡。 春衣
南乡子·和远山思亲 滴滴数更筹,雨打芭蕉声未收。遥忆尊亲思觌面,悠悠。万叠云山万叠愁。赖有凤凰俦,魂绕庭闱悔远游。舞彩班舆知甚日,堪忧。白发龙钟独倚楼。 注释: 滴滴数更筹,雨打芭蕉声未收。遥忆尊亲思觌面,悠悠。万叠云山万叠愁。 译文: 时间滴滴答答地数着更筹,雨点不停地打在芭蕉上发出声音但并未停止。我怀念着远方的亲人,思绪万千。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峰,仿佛堆满了无数的忧愁。 赖有凤凰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南乡子”是词牌名,此词为小令;下片首句“沙鸥逐”三字,既点明舟行江上,又写出了船尾随行的沙鸥
【解析】 “南乡子·蓬松果”是一首描写梧桐的词。上片以井上梧桐起兴,写梧桐树形之“蓬松”;下片借鸳鸯比喻人的感情,说人的感情之丰富并非多情所致。此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答案】 ①首句“一树蓬松”。蓬松,指树木的枝叶茂密而略显凌乱的样子。 ②“身如井上两梧桐”,意思是说树上的梧桐树枝干挺拔,枝繁叶茂,犹如两棵并排而立的梧桐树。 ③“雄树生花雌结子”,意思是说在梧桐树上,雄树开花结果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小庭花”、“玉京瑶华”等。此调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幽菊艳重阳,心吐丹丝瓣卷黄,一朵芙蓉相伴冷,禁霜。露湿无眠爱夜长,梅花萼又吹香,梦里偏宜浅淡妆,儿女小同山喜鹊,双双月下啾嘈绕洞房。 注释: - 幽菊:指菊花。 - 艳:美丽。 - 重阳:指重阳节,即九月初九的节日。 - 心吐:内心流露出来。 - 丹丝:红色的丝线。 - 瓣卷黄:花瓣卷曲呈现出黄色。 -
南乡子二首其一 个个香囊,中多叶叶叠鸳鸯。 咸水槟榔那少汁?樱唇湿,纵传胭脂唇不入。 注释:每只香囊里都有一对鸳鸯形状的叶子,里面装着咸水槟榔,汁液不多,即使涂抹在嘴唇上,也感觉不到胭脂的效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词曲,通过描绘女子的唇妆和香囊,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风情
注释:用香螺装满酒杯,洁白的椰子心小而玉浆多。喝下去教他变得像醉了一样。在花丛中睡觉,却笑着槟榔没有酒味。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饮酒作乐的词,通过写酒、写花、写人,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全词语言通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 深翠出云岩。 曲坞香多乌自删。 人似春花花似笑,朱颜。 蓦见轻烟抹远山。 文石坐班烂。 蝶影蜂声许共还。 此处关情何处梦,更阑。 明月梨梢浸碧湾。 【译文】 深深绿意从云中岩石涌出。 曲形的山坞香气四溢,黑鸦在花丛中自行飞走。 人如春天的鲜花一般美丽,花朵也似在欢笑。 不经意间看见远处山峦被轻烟覆盖。 坐在石头上,看着繁花盛开,听着蝴蝶和蜜蜂的声音。 这个地方让我想起了远方的人
注释: 南乡子 其二 归计阻,欲乘风。 江南春在乱莺中。 千里离魂牵一线。 无人见。 小梦留痕情绪乱。 译文: 归心受阻,想要乘着清风。 江南春天在乱莺中。 千里离魂牵着一线。 没有人看见。 小梦留下了情绪的混乱。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词人想回家,但是路途被阻止,只能看着江南春天的美景而无法回去。下片写词人的思念之情,他的思念之情就像一条线一样牵连着他的离魂
南乡子 其三 春蚕心冷未成丝。 一点灵犀依旧䜤。量珠梦,窄窄春檠谁与共。 注释译文: - 诗句解读:诗的开头两句“三爵后,夜填词。春蚕心冷未成丝。”描述了在饮酒之后的深夜,诗人开始填写自己的词,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慨和期待,但又如同被寒意笼罩的春蚕,未能成功化茧成丝,表达了一种既期待又无奈的情感。 - 关键词注释:“三爵”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饮酒礼仪,即每三个酒杯为一组
杨柳枝 其一 有赠 【注释】: 1. "隔世新妆":指女子化妆。古代女子出嫁后,娘家人常用化妆的办法,使新人在婚礼上显得年轻漂亮。 2. "掩泪痕":指女子因悲伤而流泪。 3. "不辞烟雨伴黄昏":指男子不顾风雨,陪伴女子度过黄昏时光。 4. "桓司马":三国时期人物,名温。 5. "恰向芳华炫一颦":指女子正在青春年华,却因为男子的离去而露出忧郁的表情。 【译文】: 你用化妆掩饰住眼泪的痕迹
下面是对《浣溪沙·春宵闻笛》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昨夜梦回,眷恋着昔日绮丽年华: - 关键词:昨梦、低徊、眷恋 - 译文: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中我徘徊在回忆之中,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绮丽年华的怀念。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的留恋和感慨。 2. 听到歌声,愁绪便如落花般弥漫开来: - 关键词:闻歌、愁对 - 译文:当我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时
【注释】: 1. 丙寅: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任徐州知州。吴山在徐州城北,登高可以望海。 2. 恨蔚真(wèn)未预兹游:恨自己没有预先参加这次游览。 3. 作此寄之:写下这首诗来寄托思念。 4. 信美:非常美好。 5. 容俯仰:能够纵览。 6. 逝伤离:流逝的岁月令人伤感。 7. 绝凄其:极其凄惨。 8. 芳年摧落照:青春的年华已经凋零,照着夕阳。 9. 归梦系儿妻:回家的梦魂系恋着妻子。 10
【注释】 清夜:指深夜。 断鸿零雁:形容书信中断,音信全无。 高阳台:词牌名。 南国缄魂:指在南方的故土上,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东洲诀梦:指别离故乡后,与家乡断绝了一切联系。 灰心:心灰意冷。 蛾眉:女子的眉毛。这里比喻才女。 遁寒山:隐于深山。 憔悴:形容瘦弱而面容憔悴。 朱颜:指红润的脸色,即青春。 冥冥:渺茫。 仙山:指神话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怨雾愁云:忧愁怨恨的云雾。 孤鸿:孤独的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