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穿窗散玉钱。
被人错唤作团圞。
十三圆月几曾圆。
梦渴频催煎凤饼,思慵浑懒拨鹍弦。
木犀香得病情添。
月影穿窗散玉钱。
被风吹落的月亮,像碎银一样,洒落在窗台上。
被人错唤作团圞。
团圞是古代的一种玩具,被错误地称为月亮。
十三圆月几曾圆。
历史上曾经有13次满月,但从未真正圆满过。
梦渴频催煎凤饼。
在梦中口渴时,常常催促自己吃凤饼。
思慵浑懒拨鹍弦。
思绪烦闷时,懒得弹奏鹍弦琴。
木犀香得病情添。
木犀花的香气使病情加重。
月影穿窗散玉钱。
被人错唤作团圞。
十三圆月几曾圆。
梦渴频催煎凤饼,思慵浑懒拨鹍弦。
木犀香得病情添。
月影穿窗散玉钱。
被风吹落的月亮,像碎银一样,洒落在窗台上。
被人错唤作团圞。
团圞是古代的一种玩具,被错误地称为月亮。
十三圆月几曾圆。
历史上曾经有13次满月,但从未真正圆满过。
梦渴频催煎凤饼。
在梦中口渴时,常常催促自己吃凤饼。
思慵浑懒拨鹍弦。
思绪烦闷时,懒得弹奏鹍弦琴。
木犀香得病情添。
木犀花的香气使病情加重。
【注释】 ①解连环:又名“解语花”,相传为唐代诗人韩翃所作,后多用来代指咏柳。 ②絮云千点:形容柳絮飘飞如雪一般。 ③问何年种柳:询问柳树是何时种下的。 ④长条堪绾:长长的柳枝可以做手帕之类的东西。 ⑤绕碧沼:在碧绿的水塘边生长。 ⑥悄照春波:悄悄映照着春天的水面。 ⑦怕鬓影萧疏:生怕自己的白发显得稀疏。 ⑧素丝偷换:用白色的线来替代原来的丝线。 ⑨燕子翩翩:燕子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⑩定忘却
诗句释义及赏析- 数间野屋临秋水,只有闲鸥相识:描述一个位于秋天的静谧乡村,几间简陋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屋子坐落在水面旁。只有那些悠闲的鸥鸟了解并熟悉这个地方。 - 烟霞伴侣,琴樽对仗,此庐新葺: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琴和酒作为日常陪伴,而新修的房屋则象征着生活的新开始。 - 幽意萧萧,红蕉露泻,碧梧阴直:描述了夜晚的景色,红蕉的露水在月光下流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生动,句式要整齐流畅。此题要求考生对《高阳台》逐句进行解读,并写出译文及赏析。 “断藕牵丝,兜萤借扇”,这两句写春夜的景色,表现了主人公的闲情逸致。 “方庭笑语惺忪”,这一句中,“方庭”指庭院,“笑语惺忪”是写春天夜晚的景致。 “青粉墙高,一痕月浪先冲”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所作的《暗香》。全词以“荷雨”起兴,借咏荷、写幽怨来抒发自己的愁苦。 绿意 戊申六月过罗浮,荷雨多池溢,花不透水,怅然拈此解吟香邃馆。 绿意:荷叶的颜色;绿意,即指荷叶的色彩。戊申: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六月:指夏季。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中北部。荷雨多池溢,花不透水:荷花在盛夏时节,雨后荷叶满池,荷花却开不透水,故说“荷雨多池溢,花不透水”。怅然拈此解:怅然
水龙吟 题停琴待月图清秋院落初晴暮,烟散尽、天如洗。 残蝉乍歇,暗蛩时度,月来犹未。 文簟舒波,晶帘卷玉,安排焦尾。 料纤阿幽独,姮娥淡□,尚迤逦、沧溟底。 几曲阑干遍倚。 漏沉沉、凉添秋袂。 香吹老桂,露溥修竹,绛河垂地。 佳茗徐斟,水沉细爇,素弦重理。 正天风浩浩,银云栉栉,□冰轮起。 注释: - 清秋院落初晴暮(清秋):秋天的清晨或傍晚时分。 - 烟散尽、天如洗:烟雾消散后
《菩萨蛮·己酉春日》是北宋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春天的景致,下片写春日里的闺情,全篇抒发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难驻、红颜易老的悲叹。 舞鸾镜匣芳尘满,舞鸾镜匣:即“鸾镜”,指妆奁(化妆用的镜箱)中的镜子。芳尘满:即“芳尘”,指镜中映出的花容。此句言妆奁中的梳妆盒被香粉染得满满的。馀酲未醒匀梳懒:馀酲:酒醉后残留在胃中的酸味,这里借指饮酒。此言酒还未醒,就懒得梳理发髻
湘春夜月 戊午八月二十一夜忆西堂 画堂深,晚来烟霭冥冥。 一任带荔披萝,山鬼到空庭。 正把金鱼牢合,料悬乡老桂,不返秋馨。 便玉簪敲断,雕栏拍遍,可有人应。 秋千压雨,迷藏恨月,梦去难寻。 夜黑闲阶,惟剩个、冷萤穿破,几折疏棂。 曲房静掩,怎忍提、蕙帐兰灯。 恨最恨、似抟沙放手,十年旧事,诉与谁听。 【注释】 ①湘春:湖南春天的景色。 ②戊午八月二十一夜
【注】《高阳台》,词牌名,又名《玉楼春》、《绿阴春晓》、《秋蕊香》。此调为长调,上下片均为八句,双叠韵。 【译文】衔着肉的乌鸦盘旋,飞起的蝴蝶在舞,坟头堆积着多少荒草! 芳草萋萋茂盛,染上了几许啼痕。 东风吹拂着伤心的地方,看那垂杨树冷漠地窥视人。 暗自消愁伤悲,岸边蓼汀蒲草都返春魂。 平坦的桥曲水依然存在,但欢情顿减,疏了清樽。 雨中摇曳的孤蓬,重来不是寻春。 无端惹动闲情绪,恨桃花点缀柴门。
醉太平 题自画绿牡丹 琐窗半开。湘帘半垂。 雨丝风片楼台。映翠云一堆。 烟迷雾催。蜂疑蝶猜。 曲阑干外飞来。绕罗裙数回。 注释: - "醉太平"是词牌名,这里指这首词的体裁。 - "题自画绿牡丹":在画中有绿色牡丹花。 - "琐窗半开":形容窗户上的花纹像锁一样半开着。 - "湘帘半垂":湘江边的帘子半拉下来。 - "雨丝风片楼台":细密的雨滴和轻飘的柳絮落在楼上。 - "映翠云一堆"
【注释】 台榭:台观、楼阁。新晴:雨后初晴。燕燕飞:燕子飞得很欢快的样子。萋萋:形容草木繁茂茂盛的样子,此处指草地。多病:身体有病。凋青鬓:使青色的头发变白。自怜:自己觉得可叹,可伤。多愁:忧愁很多。约翠眉:使眉毛被愁云笼罩。魂点点:像星星一样在天上飘荡。梦依依:像烟雾一样在天空中缭绕。落花:飘落的花瓣。和泪:像泪珠一样沾湿衣服。情痴枉自伤春去:因为情思而伤悲到极点。迢递:遥远的样子。东皇
【注释】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多写春景、秋色、闺情等。又名《浣沙溪》、《玉楼春》、《渔家傲》等。 远接青冥近画阑,鸥飞渺渺不知还。陵高弥觉碧波宽。 青冥:青色的天空。画阑:绘有彩画的栏杆。渺渺:形容天空无边无际。知:知道。还:归来。陵:山陵。弥:更加。觉:觉得。 玉宇新雨后,翠岚融冶夕阳间。果然人世有清安。 玉宇:美称皇宫或寺院。融冶:熔化融合。夕阳间:夕阳之中。果然
浣溪沙·过吴淞口 小艇依然系水门,门前落叶正纷纷。饥鸦病雀不能言。 衰柳镇怜今日影,寒潮苦觅旧时痕。静中摇动寂中喧。 注释: 1. 小艇依然系水门:小艇仍然像以前一样系在水门上。2. 门前落叶正纷纷:门前的树上落满了树叶。3. 饥鸦病雀不能言:饿坏了的乌鸦和生病的麻雀无法说话。4. 衰柳镇怜今日影:凋零的柳树可怜现在的影子。5. 寒潮苦觅旧时痕:寒潮努力寻找过去的踪迹。6. 静中摇动寂中喧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注释: - 颜斶(yán chù):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颜斶,他曾直言批评齐宣王,说他不如原野上的一个卖饭的汉子。 - 齐王: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国王,此处泛指统治阶级。 - 多年矛盾廓无边:表示多年来的矛盾纷争没有尽头,无法解决。 - 而今一扫纪新元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 "长夜":指漫长的黑夜,象征黑暗和混乱的时代。 - "赤县天":指中国,古代用“赤县”指代中国的广阔地域。 - "魔怪":指邪恶的力量。 - "舞翩跹":形容舞动的姿态优美而轻盈。 2. 人民五亿不团圆。 - "人民":泛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 "五亿":中国人口数量的统计单位,约是5亿多。 - "不团圆":指人民未能团聚在一起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水绕空江叶绕枝。竹郎桥畔豆娘祠。佳人邂逅最堪思。 烛近只将遮幔子,风前长自敛衫儿。梨花初落酒阑时。 注释解释: - 空江:指空荡的江流,形容江水的空旷。 - 竹郎桥畔:指的是在桥边的一个场景或地方。 - 豆娘祠:可能是指一个祭祀植物如豆娘的地方,豆娘是一种昆虫。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 - 邂逅:偶然遇见,不期而遇。 - 遮幔子:可能是遮挡阳光或风雨的布幕。 - 敛衫儿
【注释】 1. 丛鬓:指头发。轻笼象格纱:像象牙梳一样梳理着的薄纱,轻披在头上。2. 曲尘巾皱翳朝霞:指早晨的朝霞映衬下,脸上泛起红晕。3. 簪管枉铰银盖叶:枉,白白;铰,开。用金银丝编织的发饰,被打开后,没有用什么东西固定它。4. 绣床空钉白团花:绣床,指绣着花纹的床。5. 游丝飞絮近天涯:指游人如织,飞絮满天。6.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软红江波鸭子清:这里的“软红”指的是江水的颜色,而“鸭子清”则形容江水中鸭子游动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日迟游女遍江城:这里的“日迟”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间较晚,而“游女遍江城”则形容在夕阳下,许多女子在江边游玩的情景,给人一种闲适愉悦的感觉。 红桥度烛缓相迎:这里的“红桥”指的是一座红色的桥梁
下面是对《浣溪沙·其四》诗句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娇女新妆村艳浓,四枝鬟插石榴红。出门还怕隔溪风,石镜暗飞山后鹊,荻屏销画水边荭。西施台馆碧波中。 2. 译文注释:娇美的新妆使得村落更加艳丽浓厚。四颗发髻上插着石榴花,鲜艳夺目。出门时担心隔着溪流的风会吹散她的装饰。在石镜中隐约看到山后的喜鹊在飞翔,荻草制成的屏风上画着水边的荭草。西施的美丽如碧波中的台馆一般。 3.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南园:在京城的东南。②孔雀:指花木繁茂,遮天蔽日。③重花:即“叠叶”,指枝叶重叠。④珥底:耳坠。⑤贝子:古代的一种首饰。⑥行行:走走停停。 译文: 满园都是翠绿的树叶,树上有一只孔雀正栖息着,枝叶重叠遮住了飞鸟的翅膀,小姑独自出来采撷蔷薇的花。 那耳坠上的珍珠,只刺痛了她的脸,她戴的贝壳项链,也怕磨坏了衣服。 走走停停,独自寻思着心事。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碧玉蒲芽短短针。 雀罗波底刺当心。 拔蒲归去水淫淫。 楫染绿苔疑掩袖,幔漂红露似湔襟。 晚风吹转北塘深。 译文: 碧玉般的嫩芽细细如针一般,雀罗般美丽的花朵开在水面上。 拨开荷叶时水珠四溅,像是被花刺扎了似的。 回家后手洗着蒲叶,水波荡漾。 船儿划过,绿色的水草像袖子一样飘动,红色的花瓣像洗过的衣襟。 傍晚的微风吹拂而过,北塘的水更加清澈
凉气吹帘烛泪消。 注释:清凉的夜风吹进了窗户,摇曳的蜡烛已经燃尽了,烛光也随着蜡泪一起消逝。 金尊倾却冷香醪。 注释:把盛着美酒的金杯酒倾倒出来,酒液冰凉而清香四溢。 黄昏时节最无聊。 注释:黄昏时分,最让人感到寂寞和无聊。 多谢幽兰相伴住,重挑残焰读离骚。 注释:多亏有那幽香的兰花陪伴着我,我又重新点燃了残剩的灯火来读屈原的《离骚》。 秋檐风雨正潇潇。 注释:秋日的雨声敲打着屋檐
诗句解读: 1. “花雨湿溟蒙”:描述一场春雨过后,花瓣如雨般飘落,整个天地都变得朦胧而湿润。 2. “楼阁重重”:描绘了园林中楼阁层层叠叠的景象。 3. “桂丛西畔竹丛东”:描绘了园林中桂花树和竹林的位置关系,桂树在西边,竹树在东边。 4. “为爱香泥干尚软”:表达了对桂花泥的欣赏,即使是干燥的,仍然觉得柔软可人。 5. “偷印弓弓”:形容桂花落下时轻轻触碰的情景,如同偷偷印下的痕迹。 6.
秋水濯芙蓉。 月满珠丰。 长裙初曳恼娇慵。 腰细自怜环佩响,故立当风。 花是昔年红。 人面难同。 伤心莫忆旧游踪。 百尺晴丝垂到地,依旧融融。 注释:秋天的水面洗涤着芙蓉,月亮圆满像珠宝一样。长长的裙子刚刚拖曳,令人感到有些娇气而慵懒。腰间纤细的人儿自己欣赏着佩环的响声,故意站在风吹的地方。花是去年盛开的,人却是难以相见。伤心的时候不要回忆过去的游踪。百尺高的晴丝已经垂下,仍然温暖和蔼。 译文:
【注释】 ①解连环:又名“解语花”,相传为唐代诗人韩翃所作,后多用来代指咏柳。 ②絮云千点:形容柳絮飘飞如雪一般。 ③问何年种柳:询问柳树是何时种下的。 ④长条堪绾:长长的柳枝可以做手帕之类的东西。 ⑤绕碧沼:在碧绿的水塘边生长。 ⑥悄照春波:悄悄映照着春天的水面。 ⑦怕鬓影萧疏:生怕自己的白发显得稀疏。 ⑧素丝偷换:用白色的线来替代原来的丝线。 ⑨燕子翩翩:燕子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⑩定忘却
湘春夜月 戊午八月二十一夜忆西堂 画堂深,晚来烟霭冥冥。 一任带荔披萝,山鬼到空庭。 正把金鱼牢合,料悬乡老桂,不返秋馨。 便玉簪敲断,雕栏拍遍,可有人应。 秋千压雨,迷藏恨月,梦去难寻。 夜黑闲阶,惟剩个、冷萤穿破,几折疏棂。 曲房静掩,怎忍提、蕙帐兰灯。 恨最恨、似抟沙放手,十年旧事,诉与谁听。 【注释】 ①湘春:湖南春天的景色。 ②戊午八月二十一夜
【注释】 昨夜:昨天晚上。 月朦胧(mólónɡ):月光朦胧,不明亮。 依约:依稀,好像。 强起:勉强起床。 拓窗纱:打开窗户。 还是晴难稳:天还是阴沉沉的,难以稳定。 倚轻寒:靠着微弱的寒意。 【赏析】 《生查子·昨夜月朦胧》,宋代词人秦观所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作品,全篇采用倒叙手法,从“绣被倚轻寒”一句开始。上片先写主人公在睡梦中看到明月映入帘内,接着又梦见自己的倩影,然后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