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咽奼唱,听红牙频点。
银烛千枝吐兰焰。
怪纤纤过酒、小小藏钩。
看瘦影,何事翠蛾偷敛。
绀园留慧种,栴树双林,肯共群葩斗华艳。
回首夙生因、解怨飘零,道歌扇、舞衫都厌。
料别后、秋心定凄凉,对月淡花疏、此儿堪念。
【注释】
莺:黄鹂鸟。姹(chà)唱:女子的唱歌声。
红牙:象牙制的乐器,也泛指乐器。
兰焰:兰花般的火焰。
纤纤:纤细柔弱的样子。
翠蛾:绿色的蛾眉。
绀园:绀,深绿;绀园,指佛寺。
栴林:栴,香草名;栴树,即檀香树。
双林:佛经中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与诸菩萨及天人等结集法会,共听如来说法,称为“灵山一会”,此即双林会。
夙生因:前世之因。
怨飘零:怨恨飘逝,形容女子的不幸遭遇。
歌扇、舞衫都厌:歌舞中的扇和衫都是女子喜爱的服饰;此处指厌倦了歌扇舞衫的生活。
料想:料想,预料。
秋心定凄凉:秋天的心情一定很凄凉。
对月淡花疏:对着月亮看,花儿显得清冷稀疏。
此儿堪念:这孩子值得思念。
【赏析】
本词写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因厌倦歌舞而隐居山林,作者对她寄寓着同情之情,并赞美了她的高洁品格。
起三句写景:“莺咽娇唱”、“银烛千枝吐兰焰”,写女子婉转的歌喉和华丽的音乐。莺啼时鸣啭细碎,歌声宛转,似有幽怨,又如低语,含情脉脉,十分动人。接着写她饮酒赏花的情景:“看瘦影,何事翠娥偷敛。” 她看着自己的身影,忽然觉得有些消瘦,为什么翠色的蛾眉要悄悄地收拢呢?原来她担心自己的美貌被他人发现,所以收敛起来,怕引起麻烦。
下片抒写她的隐逸情怀:“绀园留慧种,栴林双林,肯共群葩斗华艳。”女子住在佛寺之中,那里是一片清净之地。她把佛家的智慧留在了佛院之中,那香木制成的旃檀树也在那里生长。她并不和那些世俗的花争艳斗丽,而是选择了一条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解脱的道路。
最后三句表达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回首夙生因、解怨飘零,道歌扇、舞衫都厌”。她回忆起自己一生的经历,曾经因为爱情上的不如意而感到怨恨飘零,曾经为歌扇舞衫所陶醉。但如今她却厌倦了这些东西,只希望能够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本色。
全词语言优美,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深深同情以及对她高洁品格的赞美。同时,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