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女传清照,古人中,张萱周昉,并称名妙。
数十年来京兆笔,谁画朝云最好。
有越国,词人包老,燕瘦环肥游戏耳,尽秋波,一点神光到,金粉俗,笔尖扫。
如今霜压苏台草,忆悤悤,飘零书剑,移家洲岛。
几幅生绡人似玉,闲倚屏风秋晓,似甚处,相逢一笑。
纸上琴心挑未得,况茂陵,司马非年少,醇酒愿,此生了。

金缕曲 其六 题包子梁《美人屏幅》士女传清照,古人中,张萱周昉,并称名妙。

数十年来京兆笔,谁画朝云最好。

有越国词人包老,燕瘦环肥游戏耳,尽秋波一点神光到,金粉俗,笔尖扫。

如今霜压苏台草,忆悤悤,飘零书剑,移家洲岛。

几幅生绡人似玉,闲倚屏风秋晓,似甚处相逢一笑。

纸上琴心挑未得,况茂陵司马非年少,醇酒愿此生了。

注释:

士女:指女子和士子。传:流传。清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号。张萱(zhuān):西汉著名美女,汉成帝妃。周昉(fǎng):唐代人物画家。并称名妙:都称得上美极了。

数十年:几十年。京兆:指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笔:书法。朝云:即“朝云暮雨”。古代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隐语。

越国:越国是古地名,泛指南方地区。词人:这里指北宋女诗人李易安。包老:指北宋词人包拯。燕瘦环肥:形容妇女丰腴或苗条。游戏耳:只是游戏罢了。神光:指眼神光彩。金粉:金屋之粉,喻指富贵人家的生活,也泛指富贵生活。笔尖扫:指用笔如扫落叶。

苏台:指姑苏台,在今苏州。霜压:霜降后草木变冷。苏台草霜压后更显枯黄。悤悤:忧愁的样子。飘零:漂泊不定。书剑:指文人所持的笔和剑,用以比喻文才武略。洲岛:指岛屿或水边的地方。

几幅:几张。生绡:生绢。人似玉:指画中的美女像玉石一样美好。闲倚:悠闲地靠立着。屏风秋晓:秋天早晨靠在屏风上休息。似甚处:什么地方。相逢笑:相遇时彼此一笑。挑:挑逗、挑动,引申为打动。未得:没有得到。司马:指汉朝的司马迁,字太史公。茂陵:汉武帝葬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司马相如曾在此献赋。醇酒:好酒。了:明白。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友人画作的赞美,也是对朋友深情厚意的表白。全词通过赞美友人的绘画技艺、人格魅力和人生经历,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起首两句点明主题:“士女传清照,古人中,张萱周昉,并称名妙。”这里的“士女”指的是女性与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传清照”则是指这种关系的传承和发展。接着以“张萱周昉”为例,指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画师,他们的艺术成就被世人所称赞。最后通过“并称名妙”四字,将张萱、周昉两位画师的艺术成就并提,强调她们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三句转入对友人的描写:“十余年来京兆笔,谁画朝云最好?”这里的“京兆”是指唐代长安城,而“朝云”、“朝霞”等词汇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景象。通过对比张萱和周昉的绘画技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继续写友人的才华:“有越国,词人包老,燕瘦环肥游戏耳,尽秋波一点神光到,金粉俗,笔尖扫。”这里提到了越国词人包老以及他的画作风格,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人格魅力的赞美。通过描绘友人的画技和风采,进一步突出了其艺术成就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第六句转而写现实情况:“如今霜压苏台草,忆悤悤,飘零书剑,移家洲岛。”这句诗描述了友人的现状,表达了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期待。

第七句再次提及友人的画作:“几幅生绡人似玉,闲倚屏风秋晓,似甚处相逢一笑。”这句话通过对友人画作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认可和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望。

第八句进一步描绘友人的画作特点:“纸上琴心挑未得,况茂陵,司马非年少,醇酒愿此生了。”这句诗通过描绘友人画作的特点,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认可和赞赏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期盼。

整首词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