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岱东来,渡河南下,挂帆共数归程。
望秋山不见,莽莽隔遥青。
夕阳外、江潮远去,酒边愁阵,谁出奇兵。
渐分飞征雁,孤舟今夜芜城。
客中送客,算匆匆、时序须惊。
指宛水波长,吴淞梦近,难遣离情。
百岁几回圆月,笙歌起、和我诗声。
更清晖,天末疏星,镫傍寒生。
扬州慢
谒岱东来,渡河南下,挂帆共数归程。
望秋山不见,莽莽隔遥青。
夕阳外、江潮远去,酒边愁阵,谁出奇兵。
渐分飞征雁,孤舟今夜芜城。
客中送客,算匆匆、时序须惊。
指宛水波长,吴淞梦近,难遣离情。
百岁几回圆月,笙歌起、和我诗声。
更清晖,天末疏星,镫傍寒生。
注释:
谒岱东来:拜访东边的泰山。谒,拜见。岱,泰山的古称。东来,从东部而来。
渡河南下:渡过河向南行走。
挂帆共数归程:挂上船帆计算着归家的路程。
望秋山不见:眺望着秋天的山景,却看不到它。
莽莽隔遥青:莽莽,辽阔的样子。隔着遥远的青色山峦。
夕阳外、江潮远去:太阳落山了,江潮也远远地退去了。
酒边愁阵:酒宴上愁绪如同排成的阵势一样。
渐分飞征雁:渐渐地分辨出了飞过的大雁。
芜城:古地名,位于今安徽合肥西南。
客中送客:在旅途中送别客人。
算匆匆、时序须惊:算,认为;匆匆,匆忙的样子;须,必须;惊,惊心动魄的样子。认为匆匆的时光令人心惊。
宛水:即南阳水,源出陕西商县,流经湖北襄阳、宜城入汉江。
吴淞:即吴淞江,也称苏州江,源于江苏太湖,流经太仓、昆山、嘉定、上海等入黄浦江。
圆月:满圆的月亮。
笙歌起:笙和歌声一起响起。
清晖:晴朗的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之作,写于元代。作者自山东登州(蓬莱)赴京师大都(今北京),行至河南淮阴一带。此词以“客”字为线索,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感受,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全词意境深远而又清新明丽,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