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
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
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
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
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
惊讶在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
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注释:
- 满径蓬蒿: 满地是蓬蒿。
- 四壁萧条: 四周墙壁显得空旷而凄凉。
- 车骑: 指古代官员出行时随行的车辆和马匹。
- 瀛洲: 传说中的仙岛,这里指代京城。
- 太史: 古代负责天文历法的官署。
- 稚子: 年幼的孩子。
- 佩隐金鱼: 佩戴着隐藏的金鱼形饰物。
- 马嘶玉勒: 马匹嘶鸣,马嚼子发出金属般的响声。
- 高生: 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 嗣宗: 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 青眼: 形容眼神明亮、神情专注。
- 凤字回: 凤凰的形状,这里指题诗的字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的心境。开头“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三句,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荒芜无人的场所,使人感到凄凉孤寂。接着“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四句,诗人通过描述瀛洲太史和稚子的反应,进一步加深了场景的荒凉感。最后“把破卷残书手自开”一句,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珍视。整首诗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