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迷苍狗,雕龙稷下儒。
安知从左袒,争睹效前驱。
刺谬三家说,依稀两观诛。
狙公几朝暮,面壁捋髭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一、第一句“消息迷苍狗”
- 注释:这里的“消息”指的是信息或消息,而“苍狗”是一种动物名,通常用来形容狡猾的人。这里可能是说那些善于利用消息来达到目的的人,就像那迷惑人的苍狗一样。
-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擅长运用信息或消息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他们可能像那只迷惑人的苍狗一样,让人难以捉摸。
二、第二句“雕龙稷下儒”
- 注释:这句中的“雕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学术形式,即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而“稷下儒”则是指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一个著名的学术交流中心。这里的“儒”可能指的是儒学家。
- 赏析:通过这个典故,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于这些精通儒学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影响政治局势的人的敬佩。
三、第三句“安知从左袒,争睹效前驱”
- 注释: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场景,其中有人公开表示支持某个团体或领导人,而其他人则紧随其后,争相效仿。这里的“左袒”通常指站在一边,而“前驱”则意味着走在前面的领导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追随权威或领袖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动态。
四、第四句“刺谬三家说,依稀两观诛”
- 注释:这句中的“刺谬”可能指的是批评或指责的错误说法,而“三家说”可能指的是不同的观点或学派。这里的“观”可能指的是观点或看法。
- 赏析:这句可能描述了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观点之间可能会有冲突和辩论。
五、第五句“狙公几朝暮,面壁捋髭须”
- 注释:“狙公”可能是指饲养猴子的人,而“朝暮”则指的是一天的时间。这句可能是在描述这个人每天都忙着照顾猴子,以至于忘记了其他事情。同时,“面壁捋髭须”可能形容他专注的样子。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位狙公的行为,讽刺了那些过于专注于某件事情而忽视其他事务的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