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簿祠前月。
又随我、春申涧畔,度林穿樾。
谁道孤光今夜减,依旧峥泓映彻。
人尚在、广寒宫阙。
只恐青天偏有意,散霜华、点尽愁人发。
搔首望,素娥窟。
孤亭坐久狂歌发。
乱山前、中宵惊起,林端栖鹘。
忆昨吴宫丝管闹,月馆风帘尽揭。
今只有、泉流明灭。
喧寂乘除原似此,算娇歌、妙舞终须歇。
悟此意,是贤达。

【注释】

  1. 短簿:指薄命,命运不好。祠前月:在神祠前的月亮。
  2. 又随我、春申涧畔,度林穿樾:跟随我到春申涧边,经过树林穿行。
  3. 谁道孤光今夜减:谁说这月光今夜会减少呢?
  4. 依旧峥泓映彻:它依然明亮清澈地照耀着。峥泓,明亮的样子。
  5. 人尚在广寒宫阙:人还在天上的广寒宫里。
  6. 只恐青天偏有意,散霜华、点尽愁人发:只怕天上的青天故意如此安排,将霜花洒满人们的白发。
  7. 搔首望,素娥窟:用手抓头向天空望着嫦娥居住的地方(月宫)。
  8. 孤亭坐久狂歌发:“孤亭”指惠山泉亭,一个荒凉的亭子。坐久,指长时间坐着。狂歌发,大声歌唱。
  9. 乱山前、中宵惊起,林端栖鹘:乱山丛中,半夜被惊醒了,栖息在树林里的鹘鸟(一种猛禽)。
  10. 忆昨吴宫丝管闹,月馆风帘尽揭:回忆起昨天在吴宫那里歌舞升平,那里的月亮馆和风帘都全部敞开。
  11. 今只有、泉流明灭:现在只剩下泉水流动时发出的光芒闪烁不定。
  12. 喧寂乘除原似此,算娇歌、妙舞终须歇:喧闹与寂静就像这样交替出现,算那些轻歌曼舞最后也会停止。
  13. 悟此意,是贤达: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这是贤达的人。

【译文】
庙前那圆月依旧明亮,
又随我来到春申涧边,
越过林木穿过浓荫。
谁道今晚月光会减少,
它依然明亮清晰照见我的身影。
人们还留在天上的广寒宫阙,
只怕青天有意安排,把霜花洒满人们的鬓发。
搔首向天空望着嫦娥居住的地方,
孤独的泉亭坐久了大声歌唱。
乱山丛中半夜被惊醒了,
栖息在树林里的鹘鸟。
想起昨天吴宫那里歌舞升平,
那里的月亮馆和风帘都全部敞开。
现在只剩下泉水流动时发出的光芒闪烁不定,
喧闹与寂静像这样交替出现,
算那些轻歌曼舞最后也会停止。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这是贤达的人。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惠山泉亭夜游时的即兴之作。上片写自己夜游的情景。开头两句说:庙前那轮明亮的圆月依旧如故,又随着我来到了春申涧边,越过林木穿过浓荫。“短簿”(薄命)一词用得极妙,写出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接着四句写月光之明。“谁道孤光今夜减”,意思是说,尽管有人担心这月光会减损它的光辉,但它依旧明亮清澈地照耀着。“人尚在广寒宫阙”,意味着自己虽然已离开了人世,但灵魂仍在天上,还在为世间的人所牵挂。下阕由景入情,写夜深人静时的感受。“只恐青天偏有意”,是对上面所说“人尚在广寒宫阙”一句的解释,意思是说,只怕上天故意这样安排,让月光洒满人们的头发,让人们感到寒冷。“搔首望,素娥窟”,以手抓头发向天空望去,是说自己正仰望嫦娥居住的地方。“孤亭坐久狂歌发”,意思是说,孤独地坐在泉亭之中,大声歌唱了很久。“乱山前、中宵惊起,林端栖鹘”,“乱山”二字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幽僻,“惊起”表明有什么东西惊动了他;“栖鹘”指栖息在树林里的鹘鸟。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自己深夜独游的情景以及内心的寂寞与不安。结尾两句“忆昨吴宫丝管闹,月馆风帘尽揭”,“忆昨吴宫”,回忆昨天在吴宫那里歌舞升平的日子,“月馆风帘尽揭”,说明那里的月亮馆和风帘都全部敞开了。“今只有、泉流明灭”。意思是说,现在只剩下泉水流动时发出的光芒闪烁不定,热闹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喧寂乘除原似此”,喧闹与寂静就像这样交替出现,算那些轻歌曼舞最后也会停止。“悟此意,是贤达”,意思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这是贤达的人。这首词通过写自己夜间游泉亭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