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月一规,雪浪千条,何其皓然。
正稀微吴语,佛狸城下,参差楚火,胡豆洲边。
忽听江楼,谁吹横笛,今夜鱼龙讵稳眠。
推篷望见,秣陵似梦,瓜步成烟。
扬州更鼓遥传。
记小杜曾游是昔年。
奈迩来情事,鬓丝禅榻,当初况味,绿斝红弦。
万古精灵,六朝关塞,都在蟂矶牛渚前。
吾长啸,把一杯在手,好个江天。
【诗句】
沁园春 月夜渡江
粉月一规,雪浪千条,何其皓然。
正稀微吴语,佛狸城下,参差楚火,胡豆洲边。
忽听江楼,谁吹横笛,今夜鱼龙讵稳眠。
推篷望见,秣陵似梦,瓜步成烟。
扬州更鼓遥传。
记小杜曾游是昔年。
奈迩来情事,鬓丝禅榻,当初况味,绿斝红弦。
万古精灵,六朝关塞,都在蟂矶牛渚前。
吾长啸,把一杯在手,好个江天。
【译文】
月色皎洁如粉,波浪如雪,多么明亮啊!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听到了远处佛狸城的灯火和胡豆洲边传来的笛声。
突然,我听到有人在江楼上吹着横笛,今晚的江流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平静地流淌?
推开船篷,我看到秣陵就像一幅美丽的梦境,而瓜步则变成了烟雾。
回想起扬州的更鼓声,我仿佛看到了小杜的身影在那曾经游玩过的地方游玩。
但现在我身处异乡,鬓发已经斑白,坐在禅床上,回味着当年的美好时光。
那些古老的精灵和六朝的关要塞,都在蟂矶和牛渚山前守护着这片土地。
我想长长地叹息,端起酒杯,看着这美丽的江天。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一次夜晚渡江时所作的诗作。他以月光为引子,描绘了江上的美丽景象和自己的感慨之情。
“粉月一规”,用“粉”形容月光,显得柔和、细腻。这里的“规”是指规整的意思,暗示着月亮的形状。接着,作者描绘了江上的景象:“雪浪千条”,形容江水波涛汹涌;“皓然”,则表示月光洒在江面上,使得江面如同被照亮的一样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转向了听觉上的体验:“正稀微吴语,佛狸城下”,这里提到了吴语(即吴地方言)和佛狸城下的声音。吴语可能是指江南地区的方言,而佛狸城则是历史上的一个城市名。这样的描述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作者转向听觉上的体验:“参差楚火,胡豆洲边。”这里的“参差”意味着火光参差不齐,而“楚火”则可能指的是楚地的火焰。“胡豆洲边”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与江对岸有关的地方。这些描述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作者再次转向听觉体验:“忽听江楼,谁吹横笛?”这里提到了江楼和横笛。横笛的声音可能让人想起江南的水乡景色以及那里的人们生活。这种描述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
最后一句,作者将目光投向远方:“推篷望见,秣陵似梦。”这里提到了“秣陵”这个地方。通过“似梦”这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美丽的梦境般的画面。这种描述让人感到一种美好和梦幻的感觉。
整首词充满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江上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