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
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前山邓尉,黛髻迷蒙。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讵少家园半亩宫。
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
须臾窈窕冲融。
又浪静波恬漾远空。
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渴乌乍跃,日在禺中。
了了层青,迢迢一碧,依旧残汀野庙红。
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
【注释】
胥江:今称吴淞江,是苏州的一条河流。胥母门:指苏州城北的胥门。胥江大风雨:形容苏州城的暴雨天气。奔浑:疾速如流水。盘涡撞舂:形容水流急转回旋,像撞击一样的声音。银袍鞺鞳:形容雨后江面上的水汽。前山邓尉:指江苏无锡的邓尉山。黛髻迷蒙:形容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茶商:指贩卖茶叶的生意人。估舶:旧时的一种官船。我家半亩宫:家宅中有半个庭院,即“半亩园”。因何事,唱江楼啰唝(luò xiē):为何要唱起《江楼啰唝》,这是宋代词人柳永在《定风波》一词中的名句。了了层青,迢迢一碧:形容水天相连、波光粼粼的景象。残汀野庙红:指江边残留的沙滩上,荒祠残墙被夕阳染成了红色。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我常嘲笑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天气先生(天公)。
【赏析】
《沁园春·泊舟胥江大风雨》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词人通过描绘胥江大风雨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气势宏大、色彩斑斓的江面画卷,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之一,他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春天来到吴中,游览了姑苏(苏州),写下了许多诗词,此词即是其中之一。词中通过对胥江大风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两句写胥江大风雨的景象。词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出风雨的猛烈,如疾风骤雨、漩涡翻滚等。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狂风暴雨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接下来的三句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中的景色。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后的景色,如银白的水面、雾气缭绕的山峰等。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还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五句则转向表达作者的情感。词人以自嘲的口吻说:“我难道是个卖茶叶的人吗?难道我不是个商船的估客吗?为什么偏偏要做这种无聊的事情呢?”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几句则是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他感叹自然之力之大,如龙蛇般的水浪、太阳的光芒等。这些描写既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作品之一,通过描绘胥江大风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词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