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短衣,竟上丛台,慨当以慷。
看谁家战垒,寒鸦落照,何年古戍,乱草平冈。
十月疏砧,一城冷雁,不许愁人不望乡。
徘徊久,只登高吊古,无限苍茫。
当年赵武灵王。
正树裹河流挂浊漳。
更佳人跕屣,妆台对起,王孙袨服,舞袖相当。
而我来游,几番历遍,不见邯郸挟瑟倡。
何须问,便才人厮养,总付斜阳。

诗句:匹马短衣,竟上丛台,慨当以慷。看谁家战垒,寒鸦落照,何年古戍,乱草平冈。十月疏砧,一城冷雁,不许愁人不望乡。徘徊久,只登高吊古,无限苍茫。当年赵武灵王。正树裹河流挂浊漳。更佳人跕屣,妆台对起,王孙袨服,舞袖相当。而我来游,几番历遍,不见邯郸挟瑟倡。

赏析

这首《沁园春·经邯郸县丛台怀古》是清代著名诗人陈维崧的杰作。该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往昔英雄的敬仰之情。

诗中“匹马短衣,竟上丛台,慨当以慷。”三句,通过描述一个身着短衣、骑马上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这种豪迈与悲壮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波动。接下来,“看谁家战垒,寒鸦落照,何年古戍,乱草平冈。”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留下的荒凉景象和历史的痕迹,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写,传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十月疏砧,一城冷雁,不许愁人不望乡”这几句,诗人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和雁群的哀鸣,进一步强调了思乡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情而动人。

在结尾部分,“当年赵武灵王。正树裹河流挂浊漳。更佳人跕屣,妆台对起,王孙袨服,舞袖相当。”这几句,诗人通过回忆历史上的赵国君主武灵王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英雄精神的传承。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崇敬,使得整首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沁园春·经邯郸县丛台怀古》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