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尽翎毛,刺完花卉,生憎满帧春愁。
一事萦怀,才忘又到心头。
济尼索绣鬘陀像,猛思量、此诺须酬。
砑缭绫,香要先熏,样要亲钩。
配匀五色长生缕,记鸯摩夙业,迦叶前游。
䌥线飞针,盈盈分外纤柔。
狂夫悄问侬何愿,晕春酥、忍笑凝眸。
且添他,幡盖飘飏,水月空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诗句的理解,最后分析正误。
- 理解诗意,把握意境。
“拓尽翎毛,刺完花卉,生憎满帧春愁。”此句中“满帧春愁”是关键词,“满帧”是满画卷的意思,“恨”是讨厌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把画布上的翎毛、花卉都拓完、刺完了,却仍然讨厌画布上满布的春愁。“恨”字点明了作者对这幅画的不满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春愁的厌恶之情。
- 体会情感。
“一事萦怀,才忘又到心头。”这是诗人的感慨之语,意思是:一件心事萦绕心头,刚刚放下去又被它揪扯回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画布上春愁的厌烦之情。诗人对于春愁的厌恶,是因为春愁是一幅没有灵魂的画作,无法触动诗人的情感。
- 鉴赏手法。
“济尼索绣鬘陀像,猛思量、此诺须酬。”“济尼”是梵文音译,意思是“佛”,而“鬘陀”是指佛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正在想,这佛祖的形象应该由谁来绘制呢?“猛思量、此诺须酬”是关键词,“猛思量”是突然想到的意思,“此诺”是这个承诺,“须酬”是应该回报。整句的意思是:突然想到,佛祖的形象应该由我来绘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的热爱和专注。
- 赏析意境。
“济尼索绣鬘陀像,猛思量、此诺须酬。”“济尼”是梵文音译,意思是“佛”。济尼陀就是佛,这里指的是佛陀。“此诺须酬”的意思是:突然想到,佛祖的形象应该由我来绘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的热爱和专注。
- 分析手法。
“䌥线飞针,盈盈分外纤柔。狂夫悄问侬何愿,晕春酥、忍笑凝眸。且添他,幡盖飘飏,水月空幽。”这几句的意思是:用纤细的手指在纸上飞针引线,刺绣出一幅幅精巧的作品。狂夫悄问,你有什么愿望?春天的丝织品被绣得晕开,笑容中带有一点羞涩,她静静地绣着,看着手中的幡盖在飘动,月光下一片朦胧。这几句诗运用了白描手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绣佛的场景。“䌥线”、“飞针”、“盈盈”、“狂夫”、“奄奄”、“缥缈”等词语都是关键词,它们共同勾勒出了画面的轮廓和色彩。
【答案】
高阳台
绣佛
拓尽翎毛,刺完花卉,生憎满帧春愁。
一事萦怀,才忘又到心头。
济尼索绣鬘陀像,猛思量、此诺须酬。
砑缭绫,香要先熏,样要亲钩。
配匀五色长生缕,记鸯摩夙业,迦叶前游。
䌥线飞针,盈盈分外纤柔。
狂夫悄问侬何愿,晕春酥、忍笑凝眸。
幡盖飘飏,水月空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