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今夜,正万家齐看,一钩新月。
照过龙楼和凤苑,来照盈颠华发。
冷露初零,清辉未满,玉宇都清切。
六街香雾,也知丝管难歇。
最是太液词臣,金闺才子,对景偏轩豁。
退直玉鞭摇阙下,鸳瓦一时堆雪。
白可骑鲸,广能射虎,醉击珊瑚折。
料应相念,有人孤馆愁绝。
【注释】
八月初七:农历八月初一日,古人以月支纪干支,八月初七为七月十五。
李湘北:李湘北太史,即宋之问。
帝城:皇宫,皇帝居住的地方。
万家:千家万户。
新月:刚出现的弯月。
龙楼:指皇宫中的宫殿。
凤苑:指宫中花园,凤苑也作凤凰苑、凤凰台。
颠华发:满头白发。
冷露初零:冷露开始降落。
清辉未满:月光还未完全洒满大地。
玉宇:指皇宫。
六街:指京城内大街,泛指京城。
香雾:香烟缭绕。
才子:有才华的人。
退直:官员退朝之后休息。
金闺:指皇家的宫门。
白可骑鲸:李白曾梦游月宫,后因“白日飞升”而出名。
广能射虎:张果老曾骑虎过海的故事。
珊瑚折:折断的珊瑚树,喻指被击溃。
【赏析】
这首词是宋之问于公元706年(武周圣历二年)中秋之夜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宫廷夜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国事忧心如焚的心情。
上片起句“帝城今夜,正万家齐看,一钩新月。”写中秋之夜,万民同看新月。“帝城”,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万家”,指京城内外的千家万户。“新月”,指刚出的弯月。“一钩新月”形容月亮刚刚升起,像一根弯钩。“照过龙楼和凤苑,来照盈颠华发。”意思是月亮从龙楼和凤苑上空照耀而过,映照在那些满头白发的老人头上。“龙楼凤苑”指华丽的宫殿,这里借指皇宫。“盈颠”指满头白发,“盈”字意为充满,“颠”字意为头发乱了。“玉宇都清切”意思是月光照亮的整个皇宫都显得格外清晰明亮。“六街香雾,也知丝管难歇。”意思是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弥漫着阵阵香烟,人们知道丝竹乐器演奏的声音再也停不下来。这一句写出了中秋节时京城里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场景。
下片开头两句“最是太液词臣,金闺才子,对景偏轩豁。”意指在这美丽的月光下,最值得欣赏的是皇宫中的词臣,以及那些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最是”,强调程度之深。“金闺”借指皇宫中的官邸。“对景”指面对美景。“轩豁”意指开阔、舒畅。这两句表现了词人与词臣们在中秋佳节之时,赏月品茗,畅谈诗词的情景。“退直玉鞭摇阙下,鸳瓦一时堆雪。”意思是词臣们退朝后挥动玉鞭驱马,京城里的建筑群像积雪一样一片洁白。“退直”指官员下班后回家休息,“阙下”借指皇宫。“玉鞭摇阙下”描写了词人在月色之下骑马归来的情景。“鸳瓦”指皇宫的屋脊装饰成鸳鸯形状。“一时堆雪”则比喻说这些装饰物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好似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结尾两句“白可骑鲸,广能射虎,醉击珊瑚折。”意思是李白曾经梦见自己骑上大鲸鱼遨游天际,张果老曾经骑上老虎飞渡海洋,而我也可以在酒中沉醉,用拳头击碎那珊瑚树。“白可骑鲸”暗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广”是“大”的意思。“珊瑚折”是形容被击溃的意思。这两句表现了词人自比古代文人,自信满满地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
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丰富,通过描绘中秋之夜京城里的繁华景象,展现了词人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