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黄门老,疾革话悲酸,呼儿吾骨累汝,霜剪一灯寒。
休返田横岛上,何用要离冢侧,莫恤道途艰。
忆奉重华命,遣往敬亭山。
三十载,怜弱水,几回乾。
铁衣生既未著,鬼亦戍其间。
此地层崖沓嶂,正接蒋陵钟阜,紫翠涌千盘。
若有人兮在,竦剑守重关。
水调歌头
东海黄门老,疾革话悲酸,呼儿吾骨累汝,霜剪一灯寒。
休返田横岛上,何用要离冢侧,莫恤道途艰。
忆奉重华命,遣往敬亭山。
三十载,怜弱水,几回乾。
铁衣生既未著,鬼亦戍其间。
此地层崖沓嶂,正接蒋陵钟阜,紫翠涌千盘。
若有人兮在,竦剑守重关。
【注释】
东海:指代作者的家乡所在地,位于今天的江苏连云港。
黄门老:指作者已经辞官归家,过着闲居生活。
疾革:即临终之际,指作者病危。
“呼儿”三句:嘱咐儿子不要把他的骸骨运回家乡。意思是说,你要把骨头埋在海边,让海浪带走他的生命。
田横岛与要离冢: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义之士殉难的地方。
“莫恤”二句:不要因为路途遥远而有所担忧。
重华:传说中黄帝的名字,这里指作者自己。
敬亭山:在安徽宣城,是著名的风景区。
三十载:三十年,指作者离家的时间。
弱水:神话传说中一条从西向东流淌的河流,又名不周河。
乾:古同“干”,即天,天干地支中的第七个字。
鬼也戍:指作者死后化作鬼魂,守护着这片大地。
层崖:高耸入云的山峰。
蒋陵:地名,在江苏宜兴。
钟阜:地名,在安徽黄山。
若有人兮在:如果有人还活着,就请来守卫这座大山。
竦:直立、挺拔的样子。
【赏析】
《水调歌头·过扬子江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在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任镇江知府时创作的。当时,南宋朝廷对金朝采取屈辱投降的政策,主战派遭到排挤、打击。辛弃疾虽身居外郡,但对国事仍十分关心,经常忧心忡忡。他在镇江任职时,曾登临金山寺,凭吊历史遗迹。这首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全词上片主要写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下片则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保国安民的决心和愿望。
首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在江南的大海之滨,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回忆起了年轻时的事情。“东海黄门老”,即表明了作者的身份——黄门侍郎,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官。“疾革话悲酸”,则是说生命垂危之际,还不忘叮嘱后事。“呼儿吾骨累汝”,这是说自己死后,希望家人不要将我埋葬在家乡,而是葬在海边,让海水带走我的生命,让我的遗骨随波逐流。这一句充满了深情厚意,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豪放旷达的性格。“霜剪一灯寒”,则是形容自己在临终前的凄冷氛围中,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思考着国家大事。“休返田横岛上,何用要离冢侧”,这是说不要再去那些忠义之士殉难的地方,他们虽然英勇无畏,但终究敌不过命运的安排。“莫恤道途艰”,更是表示自己虽然年迈体衰,但仍有一颗赤诚之心,愿意为国家尽忠尽责。“忆奉重华命”,则是回忆自己当初受命出使金国时的情景。那时候,自己怀着一片忠君报国之心,踏上了征途。“遣往敬亭山”,则是说被派往江西景德镇,也就是现在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所在地。“三十载,怜弱水,几回乾”,这三句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三十年来,自己一直在外任职,远离家乡,心中难免生出几分伤感。同时,也感叹世事无常,时光荏苒。“铁衣生既未著,鬼亦戍其间”,这一句则是说自己虽然身披战甲,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忠诚的心,愿意为国效力。“此地层崖沓嶂,正接蒋陵钟阜,紫翠涌千盘”,这句则是描写了自己当时所在的位置——金山寺附近的景致。这里的山峦叠嶂,景色秀丽,正是当年孙权、孙策父子建都于此的地方。“若有人兮在”,则是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豪杰的渴望和向往。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的人存在,那就请你来吧!“竦剑守重关”,这句更是表现出了作者不畏强敌、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下片主要是表达自己坚守节操,保国安民的决心和愿望。“铁衣生既未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我现在身披战甲,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忠诚的心,愿意为国效力。“鬼亦戍其间”,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化为鬼魅,但仍然守护着这片土地。这里的“鬼”指的是自己的忠魂,而“戍”则意味着守护。“此地层崖沓嶂,正接蒋陵钟阜”,这里的山峦叠嶂,景色秀丽,正是当年孙权、孙策父子建都之地。同时,这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若有人兮在”,这句则是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豪杰的渴望和向往。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的人存在,那就请你来吧!“竦剑守重关”,这句更是表现出了作者不畏强敌、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它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的历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