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盖从风。
旌竿十丈压桯红。
卜式相如争匿笑。
惊告。
同辈屠沽并佣保。
【注释】
《南乡子·其六》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一首词。此词描写了一幅江南杂咏图景:在江边的酒楼上,有一群人在饮酒行乐。词中通过描写人物的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
从风:形容旗帜随风飘动。
旌竿:一种旗杆,竿上挂着旗子。
十丈:形容旗杆很高。
压:压着。
程:同“乘”,车驾。
卜式相如争匿笑:指汉武帝时,主父偃、东方朔等人因才华横溢被汉武帝所赏识。而他们与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张汤相比,却显得逊色许多,他们互相讥讽对方。
惊告:吃惊地告诉别人。
同辈:同等级的人,这里指那些有才学之人。
屠沽:屠夫和卖肉的,泛指下层百姓。
佣保:仆人。
鉴赏:
这是一组描绘江南酒楼生活场景的词作。词人通过写江南酒楼的热闹景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
首句“笳盖从风”点出时间是在傍晚或夜晚,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听到“笳”(古代管乐器)的声音。“旌竿十丈压程红”则描绘了江南酒楼的繁华景象。这几句通过对声音、色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卜式相如争匿笑”一句则是对那些有才学之人与主父偃、东方朔等下层百姓之间的对比。他们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只能躲在角落里,不敢露出头来,生怕被人识破自己的才能。这种反差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讽刺意味。
最后两句“惊告同辈屠沽并佣保”则是对那些下层百姓的赞美之情。他们虽然没有才华,但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他们的敬意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