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既不谈释,又不学神仙。
半生才一,弹指何苦慕长年。
卿自埋忧地下,我欲寄愁天上,索醉向云闲。
自有十洲客,供我八方钱。
胥江口,霅溪畔,尚湖边。
回头三十,三载旧事散如烟。
昔日芦帘纸阁,今日梅花纸帐,清冷耐孤眠。
短梦乍回处,残月影床前。
【解析】
此题为综合性赏析。“水调歌头”是词牌名,本篇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上片写作者对神仙的淡漠与超脱,下片写与友人在西湖饮酒作乐的情景。
【答案】
(1)“性既不谈释”,意为:本性不喜欢谈论道教。“又不学神仙”,意为:也不喜欢学习神仙之道。
(2)“半生才一”一句,意为:我一生只有这么一次。“弹指何苦慕长年”,意为:弹一下手指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为什么非要追求长生不死呢?“慕”,追求。
(3)“卿自埋忧地下,我欲寄愁天上”,意为:你自会将忧愁埋在地下;我却想将忧愁托付给天上去。“寄”,寄托。
(4)“自有十洲客,供我八方钱”,意为:自己有居住在仙岛上的朋友,可以供给我八方的钱财。“十洲”,仙人居住的地方。“客”,指朋友。“八方”,泛指四方、各地、到处,这里指朋友。“供”,供给。“钱”,财物,金钱。
(5)“胥江口,霅溪畔,尚湖边”,三句写词人在胥江口、霅溪畔和尚湖边饮酒作乐的场景。
(6)“回头三十”一句,意为:回首过去三十年的时光,那些往事都散如烟云了。“回首”,回望。“三十年”是虚数,表示时间长久。
(7)“昔日芦帘纸阁”,一句写当年自己住在芦帘、竹楼之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而如今却住进梅花纸帐,过着豪华的生活。
(8)“清冷耐孤眠”,意为:寒冷清冷,却能够忍受独处时的孤寂和冷清。“耐”,忍受,承受。
(9)“短梦乍回处”,意为:梦中忽然醒来,眼前所见只是一片月色映照下的床前景象。“短梦”,短暂梦境。“乍回处”,突然醒来之时。
【赏析】
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开头两句,说作者对神仙道术不感兴趣,也不去学神仙求长生不老之术。这两句表明作者对于世俗功名的迷恋已完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以下几句,说自己已经活过半生了,但仍然只像弹一下手指那样短暂而已,没有必要去追求长生不老,去羡慕那些神仙般的人。这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性格特征。接着两句,写自己虽然不羡慕神仙,但也不想把自己的忧患深藏在地下,而是想把自己的忧愁寄托于天上。这是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积极进取精神。
下片开头两句,说自己虽然不愿与神仙交往,但也愿意把忧愁寄托于天上的朋友。这是说作者既不想与尘世纠缠,但又不甘寂寞,希望有人能了解自己的心事。接下去两句,说自己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却不如自己的朋友多。这是说诗人虽然生活优裕,但总感到缺少知心朋友,因此他希望能结交更多的好朋友。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渴望友情的愿望。
写自己回到江南以后,在胥江口、霅溪畔、尚湖边饮酒作乐的情景。这些地方都是当时文人骚客经常聚会之地,也是他们抒发感慨之处,所以诗人在这里借酒浇愁,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