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那夕、梦曾留处。
天碧无烟,更无风露。
双髻扁舟,一江明月画城路。
今宵何许。
也有个、玉梅花树。
直恁婵娟,却怨作、可怜情绪。
延伫。
唱潇湘一曲,一转一声愁语。
苇帘暗度。
引多少、酒边悽楚。
只眼前、扶醉笼灯,便散似、波萍云絮。
且疏影阑干,抱了鹤魂眠去。
长亭怨慢
记得那夜,梦回处、天碧无烟,更无风露。双髻扁舟,一江明月铺满城路。今夜何处?也有个、玉梅花树。直恁婵娟,却怨作、可怜情绪。
延伫,唱潇湘一曲,一转一声愁语。苇帘暗度,引多少、酒边悽楚。只眼前,扶醉笼灯,便散去、波萍云絮。且疏影阑干,抱了鹤魂眠去。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词人对故地的深情怀念以及离别后的惆怅心情。全词以“记那夕”起笔,回忆往事,抒发离情,然后转入现实,写景抒情,最后又回到过去,表达对故地的思念之情。
“记得那夜,梦回处、天碧无烟,更无风露。”词人回忆起一个美好的夜晚,月光如洗,没有一丝风和露水。他梦见自己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地方,与心爱的人共度美好时光。
“双髻扁舟,一江明月铺满城路。”在这里,词人用“双髻扁舟”来形容自己和爱人的船形头饰,而“一江明月铺满城路”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月色图景。这里的“明月”象征着他们的爱情,而“铺满城路”则意味着他们的爱情无处不在,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周围的人。
“今宵何许,也有个、玉梅花树。”在这里,词人询问着今晚的地点,是否也有一处像玉一样纯洁美丽的梅花树可以供他们欣赏。这里的“玉梅花树”代表着他们的爱情,而词人的询问则表达了他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直恁婵娟,却怨作、可怜情绪。”在这里,词人感叹着他们的美貌如月亮般明亮,但是却充满了忧愁和哀怨的情绪。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他们的爱情更加深刻而难以忘怀。
“延伫,唱潇湘一曲,一转一声愁语。”在这里,词人延伫着等待心爱的人的到来,唱起了一首潇湘曲调,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和哀怨的情绪。这里的歌声成为了他们情感的载体,使得他们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厚。
“苇帘暗度,引多少、酒边悽楚。”在这里,词人通过苇帘的遮掩来寻找自己的内心世界,试图在酒边找寻慰藉。然而,这样的行为却引发了更多的凄楚和痛苦。这种痛苦的来源不仅仅是因为离别的痛苦,更是因为他们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无法真正地放下曾经的感情。
“只眼前,扶醉笼灯,便散似、波萍云絮。”在这里,词人描述了眼前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他试图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感情,但是酒精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让他更加痛苦。他觉得自己就像被风吹散的浮萍和云絮一样,无法找到归属感和安定感。
“且疏影阑干,抱了鹤魂眠去。”在这里,词人以“鹤魂”自喻,表示自己愿意为了爱情而选择死亡。他希望在梦中与爱人相会,不再醒来。这样的行为虽然显得有些极端,但却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够在梦中与爱人重逢,忘却现实的孤独和痛苦。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改变现实,他只能在现实中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这种痛苦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使得他的词作更加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