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映桃花,麂眼疏篱一桁斜。
借问当炉谁氏女,村娃。
松拢双鬟插柳芽。
天气略寒些,六幅单裙未换纱。
笑指杏林红密处,侬家。
鞍马重来路莫差。

南乡子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此诗为作者自度曲。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人面映桃花,麂眼疏篱一桁斜。 - 描绘了一个美丽而自然的画面,女子的面庞与盛开的桃花相映成趣,而她的眼睛则像麂那样清澈且略带好奇。这里的“桃花”和“麂眼”都是形象生动的比喻,增加了诗句的艺术魅力。
  2. 借问当炉谁氏女,村娃。 - 诗人向旁边的一位姑娘提问,这位姑娘是谁家的?这里通过“村娃”一词,不仅传达了村庄的朴实无华,还暗示了姑娘可能来自农村,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
  3. 松拢双鬟插柳芽。 - 描述了姑娘的头发被松紧地束起,头上插着新鲜的柳枝,增添了几分俏皮和青春的活力。
  4. 天气略寒些,六幅单裙未换纱。 - 尽管天气略显寒冷,但姑娘仍穿着轻薄的裙子,没有换上保暖的衣物。这句反映了姑娘对寒冷的无视,以及她对季节的不拘一格的态度。
  5. 笑指杏林红密处,侬家。 - 姑娘笑着指向远处密集的杏花,暗示她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最后一句话中的“侬家”,是对姑娘的一种亲昵称呼,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喜爱之情。
  6. 鞍马重来路莫差。 - 诗人在离开时不忘再次提醒姑娘,下次再来的时候,请走那条熟悉的小道,不要改变路线。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姑娘的关心和留恋之情。

译文:
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我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面容如同桃花般娇艳,眼睛明亮又充满好奇。我们聊起了家常,我问她是谁家的小姐。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来自一个普通的农家。她的秀发被松紧地束起,头上插着新鲜的柳枝,显得格外俏皮。虽然外面天气微寒,但她还是穿着轻薄的裙子,没有换掉。她笑着指向远方密集的杏花,仿佛在向我诉说春天的喜悦。最后,我告别了她,并提醒她下次再来的时候,请走那条熟悉的小路,不要改变方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词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动人的春天画面。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姑娘的可爱。同时,诗人通过询问、观察和对话的方式,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