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藏茅屋,屋里伊谁宿。
浓点寒鸦淡画山,正枯尽、江边木。
一代君王族,千载乌栖曲。
弹指金元明已非,萋萋芳草当春绿。
《眉峰碧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奕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芦叶藏茅屋,屋里伊谁宿:描述一个被芦苇叶遮蔽的小茅屋,里面没有人居住。这里的“芦叶”象征着简陋和孤独的环境,而“茅屋”则传达出一种朴素无华的生活状态。整句诗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或者对于简朴生活的赞美。
- 浓点寒鸦淡画山,正枯尽、江边木:描绘了寒鸦点点的栖息和远处江边的枯树。这里的“寒鸦”和“江边木”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一代君王族,千载乌栖曲:这里提到了“一代君王族”,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显赫一时的帝王后裔。然而,诗人似乎对他们的命运表示了深深的哀叹。同时,“乌栖曲”通常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音乐,这里可能是在借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历史的兴衰更替,以及那些辉煌一时的家族最终都难逃历史车轮的碾压。
- 弹指金元明已非,萋萋芳草当春绿:这句诗以时间的快速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对于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喜悦。这里的“弹指”意味着时间过得飞快,而“萋萋芳草”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出了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自然的敬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
《眉峰碧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情抒发,奕绘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