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关河,九秋风雨,怀人梦隔燕吴。
江乡水涨,零落旧红蕖。
每向少文问讯,黄叔度、踪迹萧疏。
今何幸、棕鞋桐帽,击筑到天衢。
欷歔。
凭按剑,有才如子,抱璞沉珠。
欲小山招饮,作赋相呼。
却怪终南捷径,空鱼目、谁识瑶琚。
休惆怅,杜陵当日,旅食骑驴。
【注释】
- 黄仙裳:指宋代词人黄庭坚的字。
- 关河:这里泛指南北方。
- 九秋风雨:即秋天的风雨,多指战乱或艰难困苦的岁月。
- 棕鞋桐帽:指古代隐士的穿着打扮。
- 少文:指晋代陶渊明,他曾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担任太守。
- 击筑:击打乐器筑。
- 终南捷径: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原意为通往秦朝都城咸阳的一条捷径,比喻走最便捷的道路。
- 鱼目、瑶琚:这里指用鱼目和玉石制成的器物。
- 杜陵:地名,位于长安东边,汉文帝时置县,是当时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答谢诗,写于黄庭坚被召至京后,对友人黄仙裳来访并赠诗表示感谢的情景。全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首句“千里关河,九秋风雨,怀人梦隔燕吴。”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地理景观,千里关河,意味着诗人身处远离故土的异地,而九秋风雨则增添了旅途的艰辛。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远道而来表示欢迎的诚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人以“江乡水涨,零落旧红蕖”为景,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友人到来的喜悦。这里的“水涨”既指自然现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而“零落旧红蕖”则寓意着岁月的无情以及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每向少文问讯,黄叔度、踪迹萧疏。”诗人通过向友人询问,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黄叔度即黄庭坚,他是一位有才华、有声望的文学家,而“踪迹萧疏”则形容他的离群索居之态,这种表达既展示了友人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今何幸、棕鞋桐帽,击筑到天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热烈欢迎。棕鞋桐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击筑到天衢”则形容友人的到来如同神仙般的降临,让人感到无比荣幸。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情和人品,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欷歔。凭按剑,有才如子,抱璞沉珠。”则是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之辞。诗人认为友人有才华且品德高尚,就像宝玉被埋藏一样珍贵。这种表达既赞美了友人的优秀品质,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才能的认可和敬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己处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