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高隐,说终南捷径,名心难绝。
惟有孙登猿鹤性,万事冷如冰铁。
不待移文,何须招隐,更鼓还山舌。
掉头去矣,鹿门重整车辙。
谁道松桂荒凉,仙人林壑,自与寻常别。
若访容成应未远,黄帝烧丹炉热。
玉女拈芝,青童捧露,却笑尘劳拙。
君归何晚,头颅早已霜雪。
【诗句注释】
- 念奴娇:词牌名,为词的别称。
-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
- 孙无言:即孙登,东汉末年隐士,终南高士的代表。
- 猿鹤性:形容人具有与猿和鹤一样的高洁品质。
- 移文:指撰写文章,邀请对方出仕。
- 招隐:指隐居山林,远离尘嚣。
- 还山舌:指回到山中,与世隔绝。
- 鹿门: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松桂:指松树和桂花,常比喻高贵的品质或地位。
- 仙人林壑: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幽静的山林景致。
- 容成:传说中黄帝时期的隐士之一。
- 黄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五帝之首。
- 烧丹炉热:指修炼道家炼丹术。
- 玉女:神话中的仙女。
- 青童:神话中的道士,掌管仙界的事务。
- 尘埃:比喻世俗生活。
- 霜雪:形容年华老去,已届暮年。
【译文】
自古以来,那些高人雅士都渴望着归隐于深山之中,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他们不愿意被名利之心所束缚,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改变初衷。孙登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拥有猿鹤般超脱的品质,对于世俗之事如同冰铁一般冷淡。他的隐居之路并不需要刻意寻找捷径,只需放下俗世的纷扰,便能在山林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当他决定离开时,就像掉头而去一样果断,不再留恋任何事物。他选择返回鹿门,那里有他曾经的车辙痕迹。
谁能说那些松柏和桂花已经荒芜了呢?那些仙人居住的地方,依然与寻常世界隔绝。如果孙登真的去寻找那位容成的仙人,那么距离应该不会太远,因为黄帝当年炼丹的炉火至今仍然炽热。仙女们拿着芝草,道士拿着露水,他们的笑声中透露出对尘世的不屑一顾。孙登回归故里,无论何时归来都不晚,因为他的头颅早已被岁月磨砺得如同霜雪般坚硬。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孙登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孙登的性格特点、归隐动机、以及他对世俗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高洁人生的推崇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