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晚红稀。
景物都非。
叹年华弃我如遗。
怅花吊酒,只为伤离。
更宿酲酥,残梦觉,五更时。
宾鸿不见,锦书望断,■空教两下相思。
天长地久,莫问归期。
奈别离多,欢会少,待何之。
绿晚红稀。景物都非。
感叹年华抛弃我如同丢弃一般,怅望花下吊着的酒壶,只为伤离别情。
更宿醉在醇厚的美酒中,残梦醒来,五更天已到,
鸿雁南飞看不见,锦笺书信望断了头绪,
■空教我两处相思。
天长地久,不问归期。
欢会少,等待何方?
绿晚红稀。
景物都非。
叹年华弃我如遗。
怅花吊酒,只为伤离。
更宿酲酥,残梦觉,五更时。
宾鸿不见,锦书望断,■空教两下相思。
天长地久,莫问归期。
奈别离多,欢会少,待何之。
绿晚红稀。景物都非。
感叹年华抛弃我如同丢弃一般,怅望花下吊着的酒壶,只为伤离别情。
更宿醉在醇厚的美酒中,残梦醒来,五更天已到,
鸿雁南飞看不见,锦笺书信望断了头绪,
■空教我两处相思。
天长地久,不问归期。
欢会少,等待何方?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1句:暮春以来,连日风雨,落英缤纷。 - 关键词: 暮春、风雨、落英缤纷 - 注释: “暮春”指的是春季的末尾;“连日风雨”形容天气持续多变且多雨;“落英缤纷”描绘了花瓣被风吹散的情景。 - 赏析: 此句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季节变化和天气无常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增添了一种哀愁的氛围。 第2句:狼藉满地,感春序频迁,良游多阻。 - 关键词: 狼藉、春序频迁、良游多阻 -
诗句解释 1 解佩环: 解开了用来装饰的玉佩,象征着某种结束或释放。 2. 梅为风雨所败感而赋此: 因为梅树在风雨中受损而感慨写下这首诗。 3. 夜来风雨: 昨夜的雨和风。 4. 怅小园梅萼,飘坠无数: 对小花园中的梅花感到惆怅,因为无数的梅瓣被风吹落。 5. 才见花开,又见花飞,转眼便成尘土: 刚刚开花,又看到花瓣落下,转瞬间就化为尘埃。 6. 但教落去人知惜,更何必、重幡深护:
诗句 1. 看几行、白萍红蓼,不胜清绝。 2. 野岸荒凉芦荻冷,千里水天一色。 3. 经多少、短亭长驿。 4. 此夜知君何处泊,这相思、两地谁能识。 5. 休为我,暗凄切。 6. 别来渐觉腰围窄。 7. 正无聊、行思坐忆,柔肠欲折。 8. 静掩屏山灯焰黯,常恨影双人只。 9. 雁过也、更无消息。 10. 听彻沉沉虬漏永,又潇潇、疏雨空阶滴。 11. 眉尖锁,甚时撇。 译文 1.
烛影摇红 向晚春寒,罗衣不奈东风冷。 屏山寂寂带斜阳,但见鸦成阵。 槛外落梅如粉。 又匆匆、清明相近。 桃花依旧,碧水自流,海棠未醒。 酒宿灯昏,无聊怕到黄昏静。 月明倚遍曲阑干,少个年时影。 柳外离鸿相应。 怅因循、归期未定。 伯劳东去,归燕西飞,此情谁省。 注释: - 烛影摇红: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 向晚春寒:傍晚时分,春寒料峭。 - 罗衣不奈东风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注释,理解词意,体会思想感情,分析艺术手法。“宿酲酥,午睡醒。”意思是:酒醒之后仍感觉头重脚轻。“欹枕怕临鸾镜”意思是:斜倚着枕头恐怕照见自己憔悴的容颜。“愁黛浅,晚妆残”意思是:眉黛淡淡,妆容已经不完整。“微风帘幕寒”意思是:轻轻的风拂过帘幕,带来阵阵寒意。“柳丝长,春雨细”意思是:柳条很长
点绛唇 上元 月色如银,踏歌声里灯如昼。 酒寒花瘦。 此境难消受。 怅望天涯,独自凭栏久。 重回首。 春风依旧。 寂寞君知否。 【注释】: 点绛唇: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凤衔杯》、《一寸金》。词牌格式为两仄韵三平韵,前片四句,后片五句。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月色如银:月光洁白如银子一样。 踏歌声里灯如昼:踏青的脚步声中,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酒寒花瘦:酒冷了花儿也瘦了。
诗句释义: 1. 静对残灯一缕:静静地面对一盏微弱的灯光。 2. 触起离怀如许:触动了离别的忧愁。 3. 独自不胜情,靠窗影儿为侣:独自一人难以承受这份愁绪,只能依靠窗户的影子来安慰自己。 4. 无绪。无绪。:心中充满了无以言说的忧愁。 5. 生怕黄昏疏雨:害怕在黄昏时分,疏落的雨水打湿了思绪。 译文: 静静坐在窗前,面对那微弱的灯火。这让我想起了离别的苦楚,心中的忧愁无法用言语表达
【注释】 法驾道引:皇帝的仪仗队在前面开路,引导着车辇。道引:指皇帝的车驾前导。 春草碧,肠断忆王孙:春天的草地一片青绿,我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 昔日玉骢从此去,如何不见马蹄痕:当年我在京城,骑着一匹好马,如今却已离开京城多年了,可是怎么看不到它的马蹄印迹呢? 无语暗销魂:默默无语,暗自伤神。 【赏析】 此诗为思乡之作。诗人在长安时,与友人相会,同游曲江,并结伴而归。长安至家乡路途遥远
【注释】: 1、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烛影摇红近》、《烛影摇红慢》、《烛影摇红慢近》。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2、几日:几天。 3、芳菲:指春天的花草树木。 4、阴:阴暗,不明朗。 5、小阑:小窗。 6、更无人:更加没有人。 7、榆钱:榆树的种子,俗称“榆钱”。 8、柳丝长、暮烟云碧:形容杨柳的枝条细而长,暮霭中烟雾弥漫如碧绿之色。 9、蓬山路远:比喻人生道路艰难遥远。 10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忆秦娥 柳”,这是考查学生对诗中词句的理解;其次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最后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连天碧”是写景,表现杨柳树的茂密茂盛;“愁如织”用“织”字写出了柳丝的连绵不断,形象地表现出柳枝的繁密、茂密,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长条非旧,那堪攀折”是说这柳树已经不是从前的了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诗中找出关键语句进行翻译,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 本题的翻译为:平川上烟雨蒙蒙,快到晴天时。扁舟在轻风中摇曳,江水半边霞光。波纹像镜子一样,倒映着疏林的影子,月儿微红。 月亮圆而明净,波纹如镜反射
【注释】 ■:通“煣”,用火烤。 禁:同“尽”。 鹿梦、凫钟:皆指梦境。 叹笔花秃,剑花涩,帽花红:指头发稀疏、胡须斑白。 【赏析】 《行香子》词调,又名“行昭君”。此调双调六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其前后片均以六字句为多。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时作者正谪居贵州龙场,创作了《行香子》一词,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失意的感伤与无奈。全词以秋景为背景
【译文】 在京城东华门外春游, 花向东华,柳向西华。 追逐春天,嬉闹着, 有香气的车子, 想要吹觱栗,先鼓琵琶。 喜人如云,酥如乳,酒如霞。 西曲秦娃,南曲吴娃。 与流莺,婉转平沙。 喧便马,将宿宫鸦。 过兔儿沟,桃儿店,月儿家。 注释: 行香子 都门春游作 花向东华:花朵开在东方的花坛上。 柳向西华:柳树长在西方的花坛边。 逐春嬉:追逐春天的快乐。 蠕蠕香车:形容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声响。
诗句释义 1 第一鱼鲳:指的是第一种类的鱼类——鲳(pán)。鲳鱼体型较大,体侧银白色带黑色斑纹。 2. 第二鱼𩵭:指的是第二种鱼——𩵭(yáo),这是一种体型较小且颜色较深的鱼类。 3. 第三鱼是马膏𩷕:这里的“马膏”是指马鲛鱼,是一种常见的大型食用鱼类,体型长而宽,肉质鲜美。 4. 潮咸潮淡,一任鱼郎:描述了渔民在潮涨潮落时出海捕捞,无论海水如何变化,都坚持捕鱼,体现了渔民的坚韧和不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行香子·春情》中的一句。下面我将逐句进行释义: 1. 角枕齐齐:角枕,是一种用兽角制成的枕头。整齐的角枕象征着夫妻之间和谐的生活。 2. 锦帐低低:指精美的丝织品制成的帐子,低低地垂挂下来,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3. 傍温柔、梦醒还疑:在温柔的梦境中醒来时,仍感到迷茫和疑惑,无法分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 4. 和风吹面,朝日穿帷:微风拂过脸庞,阳光透过帷幕洒在床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来综合推理作答。“闻是西陵”一句点明题目和地点,即西陵;“为羁愁、怕听秋声”一句写自己因羁旅之愁而担心听到秋天的声响;“小窗清影,残月三更”两句写自己借小窗映出的清影、残月度过夜晚,难以入睡;“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这几句写夜不能寐,因为灯未灭,酒初醒,所以感到难以支撑
【注释】 锦额:指门上绘有彩绣的帘子。 银蒜香丝:银蒜,即银蒜花,一种花卉;香丝,指花香。 画檐深、花影来迟:形容庭院深幽,花影迟迟不来。 湘痕带泪:湘江水边的痕迹像带泪一般。湘江:古时指湖南境内流经的河流。 映个人儿:照见一个人影。 黏(nián):粘着。 打:碰触。 窥(kuī):偷看。 翠鬓:女子的发髻,这里泛指女子的头发。 红履尖微:红色的绣花鞋尖儿微微露出。 总(zhǒng)因他
诗句释义: 1. 玉刻香锼 - 此句形容兰花被精细雕刻成香囊,暗示其香气持久。 2. 山翠云稠 - 山色如翠绿色,云朵密集,形容景色优美。 3. 论兰闺、定占千秋 - 在讨论兰花的居所时,认为它一定会占据千秋(即千年之久),意味着兰花的高洁和永恒。 4. 花阶蹑影 - 在花园的台阶上轻步行走,影子随着步伐移动。 5. 绣箔回头 - 指女子转身的动作,绣有花纹的帘子。 6. 但聆娇音,窥笑靥 -
【解析】 本词写景抒情,以景衬情,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一幅”两句,点出词人独坐篷船上,孤篷之上,江风吹拂,船儿荡漾,词人不禁想到江南已过重阳。“孤篷”,即单桅小船。“吴淞”,今江苏苏州南郊,长江入太湖处,是吴国故都。 “数离亭”三句,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故乡之景。“离亭”,古时驿亭,供行人休憩和暂歇。“霜鸿”二句,用《离骚》中“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的句子
【注释】 过一笠圃:到一笠亭的园子里去。 一笠: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 绣屋:精美的小屋。 寂寞秋光:秋天里,只有我一个人。 正整斜、雁字成行:正好看到斜飞成行的大雁。 遣愁无计:想摆脱愁闷却找不到方法。 奈晓来风,朝来雨,晚来霜:无奈早晨、白天和夜晚都在下雨。 连蜷古干:弯曲的树干上满是苔藓。 花发邻墙:邻居的院子里也开满了桂花。 恰相邀、女伴寻芳:恰好邀请女伴一起赏花。 蕊含金粟
诗句解析 1. 心持寅畏 - 寅畏:此处指保持谨慎和畏惧。 2. 学励廉隅 - 廉隅:这里指的是廉洁和正直的品德。 3. 治国本修身 - 治国:治理国家。本:根本,起点。 4. 相业于今垂不朽 - 相业:辅佐之业或政绩。垂不朽:永远不朽。 5. 经设专科 - 经:经典,即儒家学说。设:建立或开设。 6. 人亡犹政举 - 人亡:人已去世。犹:仍然。 7. 儒林从此识归依 - 儒林
【注释】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湖北武昌人。清末著名政治家。光绪十一年(1885年)进士及第,官至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兵部尚书、署理两江总督等职。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洋务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 挽联:旧时送别时所写以相赠的对仗工整的诗文。 【译文】 已经耗尽挽救国难的心血,谁能传扬手握火把抱着冰柱的精神; 我频频挥泪感激你的恩情,现在我又乘着小舟泛海而来。 【赏析】
【注】文征明的仿李成寒林轴,是一首题画诗。李成是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有“李成寒林图”传世。 诗句释义: - 山树不知名(山中的树木没有名字) - 山泉处处清(泉水清澈,处处可听) - 叶丹飘复止(树叶在风中摇曳,或红或绿) - 石白凸兼平(石头的颜色白而且形状凸出,平整如一) - 疏密擅风伯(树木和石头的分布疏密有致,仿佛风神主宰) - 骚人工寄兴(诗人借自然景色抒发情感) -
【注释】玉阶:指皇宫的台阶。生夜凉,形容夜晚凉爽。雨过寒初退:雨后初晴,天气凉爽。十二碧阑干:指皇宫的楼台上有十二根绿色的栏杆。花影风敲碎:花的影子在风中摇曳,如同被风吹碎一般。青山隔远愁:远处的青山隔着距离让人感到忧愁。隐隐遥峰翠:远处山峰的颜色隐隐约约,像是绿色的一样。画眉人:美人,这里指代所思之人。无意添螺黛:无心去描摹眉毛的妆容。 【赏析】此词是一首描写宫女思念皇帝之作。上阕写景
诗句解析 1 独自倚空阑 - 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空荡的栏杆旁的情景。"独自"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而"空阑"则增添了一份静寂与寥落的氛围。 2. 情绪阑珊 - "阑珊"意为衰减、不振,这里形容诗人的情绪低落或心境的凄凉。 3. 流光如矢去无还 - 这句诗通过“流光”比喻时间流逝,而将“箭”比作时间的快速和不可回返性。诗人感叹时光飞逝,无法追回。 4. 多少思亲离别泪,暗里偷弹 -
``` 闲中好,夜月黄昏候。 小院静无人,寂寞花为偶。 【注释】: 1. 闲中好:形容一种闲暇时的乐趣和享受。 2. 夜月黄昏候:在夜晚的黄昏时分,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3. 小院静无人:小院里非常安静,没有其他人的踪影。 4. 寂寞花为偶:花儿独自盛开,显得有些孤单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庭院中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对宁静与孤独生活的向往。首句“闲中好”点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