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是著名的词牌名,由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所作。这首作品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惋惜之情,以及在别离后的深沉哀思。
温庭筠(约 810 - 约 873)是中国唐朝中期文学家、音乐理论家和画工。他创作了大量诗词,其中不乏如“长亭怨”这样的精美之作。《新唐书·乐志》中有记载,“永嘉公主以宫体曲‘长歌独唱怀人思’赐温庭筠”。
“长亭怨”这词名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秋尽》,这首诗不仅有对季节变化、流年易逝的社会感慨,也表达了对爱情和离愁别恨的感情。柳宗元笔下的“长亭”既是自然环境的真实景观,也是人类情感的虚拟归所。
温庭筠在长篇叙事曲中写下”长歌独唱怀人思”,并作词以此表达情感。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抒情的方式和对情感表达的高度抽象化处理,即用多种感官经验的形式来传达个人的情感世界:视觉(如“回望却无”、“落花飞”)、听觉(如“山高云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暗示诗人的心绪)以及味觉、触觉等。这样的艺术手法使得温庭筠的作品充满情致,深受后世文人的赞赏和借鉴。
《长亭怨》是温庭筠在情感抒发方面的经典性代表作之一,“长亭”作为诗意凝练、富有哲理的词牌名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与表达方式的独特新颖。这便是“长亭怨”,一首值得被反复吟咏的历史文化诗篇,也是对唐代诗歌艺术美学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