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犹馀远岭,晚烟半隐寒林。溶溶春涨绿波深。时有渔人钓艇。
倚岸野梅坠粉,蘸溪宫柳摇金。凭栏凝伫酒初醒。料得谁知此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下面我逐句对诗进行释义:

西江月 - 这个词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描述一种宽广、深远的景象。这里的“西江”很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而“月”则可能指的是夜晚的景象。

残雪犹馀远岭,晚烟半隐寒林。- 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远处的山岭上还有残存的积雪,而近处的树林里烟雾缭绕,仿佛是傍晚时分。

溶溶春涨绿波深。时有渔人钓艇。- 第二句继续描绘春天的场景,春水开始上涨,波涛荡漾,显得深邃。同时,这里也出现了一位正在钓鱼的渔人和他的小船。

倚岸野梅坠粉,蘸溪宫柳摇金。-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岸边的野梅已经落花,花瓣如粉一般飘洒;溪边的柳树在清澈的水面上摇曳生姿,仿佛披上了金色的光芒。

凭栏凝伫酒初醒。料得谁知此景。-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美景的感慨,他站在栏杆边凝视着这一切,感到有些醉意刚刚苏醒。他不禁想象着,除了自己之外,又有谁会知道这样的美景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诗人运用了“残雪”、“早烟”、“春涨”等词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此外,通过对“野梅”、“柳丝”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最后一句“料得谁知此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与他人分享的遗憾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