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
人生岂必高官贵。愿长对、诗书习气。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能力。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读多记名篇佳作。
- 炼字法:炼字是指用精练的笔触,对字词进行精心挑选和锤炼,使词语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以深刻准确地表现诗人的情感。“又六十八年重至”,是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感慨。“重”是再次的意思,“又”是又一次的意思。“六十年又到重阳,又见黄河水流长江边。”六十年又到了重阳节,又见到黄河水流入长江边了,这两句诗写出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感慨。68岁再回到家乡,68年之后,他再一次来到黄河边。“重”字突出了时光的飞逝。“重”字突出了时光的飞逝。
- 对比法:对比是用鲜明的比较来强调所要说明的观点或突出某个对象的显著特征的修辞方法。对比可以强化文章的说服力,加深事物的印象,突出事物的特征,更好地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增强读者的感情体验。“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这句诗的意思是:长江边上的水清澈见底,就像蓝色的宝石,也像向人们展示美丽的容颜。“重翠”即指江水碧绿,比喻女子浓密的眉毛。
赏析:
首句写自己与同官载酒为叔母寿,次韵为谢。时自潼过遂(经过遂州),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
“又六十八年重至”,是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感慨。“重”是再次的意思,“又”是又一次的意思。“六十年又到重阳,又见黄河水流长江边。”六十年又到了重阳节,又见到黄河水流入长江边了。
此诗前两联写景叙事。“长江驿畔水如蓝”一句中“又六十八”是虚指,并非实数,而是指作者六十年来的宦游生涯。“长江驿畔水如蓝”是说长江岸边的水像蓝天一样碧蓝。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应似”是好像的意思,“向人重翠”中的“翠”指的是翠色的眉毛。《诗经·卫风·淇奥》中说:“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彼美人兮,若采葑葹。”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才德的人,美人指的是贤良的女子。这里把女子比作翠色眉毛。
后两联抒情言志。“人生岂必高官贵”,意思是人生不一定非要做高官显贵。“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陶家女儿做宾客,有如各位来宾,还没有到做贵宾的时候。这是作者抒发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和追求。
【答案】
玉楼春·同官载酒为叔母寿次韵为谢,时自潼过遂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人生岂必高官贵愿长对、诗书习气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