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帘幕沾飞絮。
家在垂杨深处住。
倚楼无语忆郎时,恰是去年今日去。
帝城箫鼓青春暮。
应有多情游冶处。
争知日日小阑干,望断斜阳芳草路。
玉楼春
春风拂过帘幕,飘落飞絮。
家中住于垂杨深处。
倚窗凝望远方,思念郎君。
昨日黄昏时分离去。
帝城箫鼓声中,岁月匆匆。
游人欢笑嬉戏之处。
每日黄昏斜阳下,凝望着芳草小路。
注释:
- 玉楼春:一种古代词牌名,此处为题目名称。
- 风前帘幕沾飞絮:形容春风轻扬,帘幕随风轻轻摆动,飘落着飘飞的柳絮。
- 家在垂杨深处住:指自己居住在垂杨树茂盛的地方,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倚楼无语忆郎时,恰是去年今日去:独自倚靠在楼上,无言地思念着郎君。回想起去年此时,郎君离去的情景。
- 帝城箫鼓青春暮:描述帝都(这里指的是京城)傍晚时分,箫音鼓声交织,显得热闹而繁华。
- 应有多情游冶处:暗示有很多地方充满了游人与歌舞的繁华。
- 争知日日小阑干,望断斜阳芳草路:不知道每天黄昏时分站在小桥边栏杆上,望着斜阳照耀下的芳草小路,直到看不见踪影。
赏析:
《玉楼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思念之情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春风、飞絮、垂杨、箫鼓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郎君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风前帘幕沾飞絮”,以风动帘幕的画面开篇,营造出了春风轻拂的意境。紧接着的“家在垂杨深处住”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垂杨树的茂密为诗人提供了一处幽静的居所。这里的“垂杨深处住”不仅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倚楼无语忆郎时,恰是去年今日去”这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诗人独自倚靠在楼上,无言地思念着郎君。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情感,更是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感慨。这种情感贯穿全词,成为了诗人创作的主要动力。
“帝城箫鼓青春暮”这句描绘了帝都(这里指的是京城)傍晚时分的景象。箫声与鼓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而繁华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种繁华所吸引,而是更加关注于内心的感受。他意识到,尽管外界热闹非凡,但内心却依然空寂无依。
结尾的“争知日日小阑干,望断斜阳芳草路”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诗人站在小桥边栏杆上,看着斜阳照耀下的芳草小路,直至看不见踪影。这种景象不仅象征着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变化。从对春天的赞美到对过去的追忆,再到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变化。这首词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篇散文,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这首词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飞絮”象征着飘零的思绪,“垂杨深处住”象征着隐居的生活状态,“小阑干”则象征着孤独的人生道路。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