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门,柔弱户。忍辱家风,朴实为公据。无作无为成活路。自在逍遥,云水通行步。
绝聪明,效愚鲁。兀兀腾腾,不起闲思虑。面垢头蓬身粪土。万事俱忘,堪应三清举。

【注释】

清净门:指清静无为的门。

柔弱户:柔弱,柔顺;户,门户。

忍辱家风:指以忍辱为家训的作风。

朴实为公据:质朴朴实是治国安民的根本依据。

无作无为成活路:不做作,不刻意追求,就是生活的正道。

自在逍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云水通行步:比喻心如云水,随遇而安。

绝聪明:指彻底放弃世俗的智慧。

效愚鲁:效法愚昧、笨拙。

兀兀腾腾:形容人无所用心,闲散的样子。

不起闲思虑:没有闲暇的杂念。

面垢头蓬身粪土:形容人粗俗,不修边幅。

万事俱忘: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

堪应三清举:能够承受三清(道教最高三位尊神)的考验。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山林的诗,作者自谦地说他像“面垢头蓬身粪土”那样,粗野不堪,但“万事俱忘”,已经能够应对三清(道教的最高神灵)的考验了。全诗通过写隐居生活的情趣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开头两句,点出隐居之所:“清净门”,门是出入的地方,“清净门”即指隐居之地;“柔弱户”,户是居住之处,“柔弱户”即指隐居之家。这两句用词非常讲究,既写出了住处的特点,又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忍辱家风”,是说家中世代相传的家规,强调的是忍耐和克制。“朴实为公据”,则突出强调朴实无华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这两句表明作者选择隐居是因为厌恶世俗,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做人准则。

下面四句,描绘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无作无为成活路”,是说不追求名利,顺其自然地度过一生,这是作者的生活信条。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哲学的精髓,也显示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的心态。“自在逍遥”,进一步强调作者的生活态度——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中间六句,进一步展开描写这种生活态度。“绝聪明”,是说彻底放弃世俗的知识;“效愚鲁”,则是说要模仿愚钝笨拙的人,不要过于精明干练;“兀兀腾腾”,是形容人的无所用心,闲散的样子;“不起闲思虑”,则说明作者没有闲暇的杂念;“面垢头蓬身粪土”,是对作者外表的生动描述,也是对隐居者生活状态的形象概括。这些句子共同构成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悠然自得的隐居图景。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三清能应考的豪迈气概:“万事俱忘”,是指所有的世事都已经忘记;“堪应三清举”,则是说这样的心境已经足以面对三清的考验了。这两句既是对自己隐居生活态度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修炼成果的展示,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同时,诗歌还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如无为、自然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