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侗入道,远离巢窝。专心一志如何。决要烟消火灭,保养冲和。谁知因而借宿,稍相违、便起风波。伤功行,起无明怪劣,诗曲嘲他。
蓦想从前自咒,将身比驴牛,象马驼骡。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琢磨过,免教真性,再见阎罗。

【注释】

  1. 谢咸阳王法师:谢,感谢;咸阳王,指唐代道士司马承祯。
  2. 山侗(dòng):道家对无知、无识之人的称呼。
  3. 决要:断除一切欲望。
  4. 保养冲和: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谐。
  5. 风波:动乱,纷争。
  6. 诗曲嘲他:以诗曲讥讽其行为怪异。
  7. 蓦想从前自咒:忽然想起以前自己曾发誓诅咒别人的行为。
  8. 将身比驴牛:把自己比作驴、牛等卑贱之物。
  9.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因受嫉妒而遭诬陷,最终被免官,后得赦复职。
  10. 专专负荆谢罪:诚心诚意地背负荆条向师父表示歉意。
  11. 痛挞则个:受到严厉的惩罚。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作者悔罪之情的词,全词充满了对过去行为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认同。他认为自己已经远离了尘世的欲望,专心致志于修炼道法,希望能够达到“烟消火灭”的境界,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这种追求道法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家思想的高度认可与向往。

作者表达了对过往行为的反思与悔恨。他回想起过去曾经发誓诅咒他人,将自己比作低贱的动物,以及受到批评后的种种遭遇,这些都让他感到无比的羞愧与懊恼。这种反思与悔恨,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愧疚与自责。

在经历了这些痛苦与挫折之后,作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修行之路。反而在反思与悔过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他决定更加努力地修炼道法,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改变来弥补过去的过错,赢得他人的谅解。这种坚持与努力,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法修行的执着与坚定。

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他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与修行,最终达到“免教真性”的境界,不再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干扰。这种期待与信心,体现了作者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坚定信念。

这首词通过描述作者的修行历程、反省与悔恨、坚持与努力以及未来的期待与信心,展现了作者对于道法修行的深刻感悟与坚定信念。它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与经历,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改正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