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杖,寄何人。
陇西节副拨红尘。
剔开道,离苦津。
常携执,求为亲。
擒猿捉马气和神。
挑圆相,现本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捣练子·密州李节副求拄杖》。下面是诗句的注释和赏析:
灵寿杖,寄何人。
陇西节副拨红尘。
剔开道,离苦津。
常携执,求为亲。
擒猿捉马气和神。
挑圆相,现本真。
注释:
- 灵寿杖:一种用灵寿木制成的拐杖。
- 陇西节副:指李节副(名不详),可能是苏轼在密州的友人。
- 拨红尘:脱离纷扰的世俗生活,意指追求清静。
- 剔开道:打破尘世的枷锁,摆脱束缚。
- 离苦津:离开苦海,比喻摆脱烦恼。
- 常携执:常用以自持,意为经常随身携带着它。
- 擒猿捉马:形容身手敏捷,有超凡的能力。
- 气和神:形容精神饱满,气质平和。
- 挑圆相:形容相貌端正,举止得体。
- 现本真:展现出真正的自我,不掩饰真实面目。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密州期间所作,诗中提到“陇西节副”指的是李节副,可能是苏轼的朋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内心平和的愿望。通过描述拄杖的特点和作用,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和禅宗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