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单阏,尽柔兆执徐,凡二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公元八九五年)
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癸未,硃全忠遣其将硃友恭围兗州,硃瑄自郓以兵粮救之,友恭设伏,败之于高梧,尽夺其饷,擒河东将安福顺、安福庆。
己已,以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希声,元方五世孙也。
壬申,护国节度使王重盈薨,军中请以重荣子行军司马珂知留后事。珂,重盈兄重简之子也,重荣养以为子。
杨行密表硃全忠罪恶,请会易定、兗、郓、河东兵讨之。
董昌将称帝,集将佐议之。节度副使黄碣曰:“今唐室虽微,天人未厌。齐桓、晋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业。大王兴于畎亩,受朝廷厚恩,位至将相,富贵极矣,奈何一旦忽为族灭之计乎!碣宁死为忠臣,不生为叛逆!”昌怒,以为惑众,斩之,投其首于厕中,骂之曰:“奴贼负我!好圣明时三公不能待,而先求死也!”并杀其家八十口,同坎瘗之。又问会稽令吴镣,对曰:“大王不为真诸侯以传子孙,乃欲假天子以取灭亡邪!”昌亦族诛之。又谓山阴令张逊曰:“汝有能政,吾深知之,俟吾为帝,命汝知御史台。”逊曰:“大王起石镜镇,建节浙东,荣贵近二十年,何苦效李锜、刘辟之所为乎!浙东僻处海隅,巡属虽有六州,大王若称帝,彼必不从,徒守孤城,为天下笑耳!”昌又杀之,谓人曰:“无此三人者,则人莫我违矣!”二月,辛卯,昌被兗冕登子城门楼,即皇帝位。悉陈瑞物于庭以示众。先是,咸通末,吴、越间讹言山中有大鸟,四目三足,声云“罗平天册”,见者有殃,民间多画像以祀之。及昌僭号,曰:“此吾鸑鷟也。”乃自称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署城楼曰天册之楼,令群下谓己曰:“圣人”。以前杭州刺史李邈、前婺州刺史蒋瑰、两浙盐铁副使杜郢、前屯田郎中李瑜为相。又以吴瑶等皆为翰林学士、李畅之等皆为大将军。昌移书钱镠,告以权即罗平国位,以镠为两浙都指挥使。镠遗昌书曰:“与其闭门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至二百零六,主要记录了唐代的历史。其中,“唐纪七十六”是其中的一卷内容。该卷起于旃蒙单阏(乙卯),终于柔兆执徐(丙辰),共计二年。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幽州军民数万人迎李克用入府舍、朱全忠派遣其将朱友恭围兖州、李存审、刘仁恭等将领略定巡属等。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唐朝末年的社会动荡,也体现了各势力之间的纷争和斗争。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对于研究历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司马光在撰写此书时,历时十九年,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原貌。他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历史功底,使得《资治通鉴》成为了后世历史学家研究的重要参考。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研究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 译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公元八九五年) 注释: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是《资治通鉴》中关于唐昭宗时期的记录。这一年的春天,正月辛酉日,幽州的军民们数万人手持麾盖和战鼓欢庆李克用的归来,他被任命为节度使。而癸未日朱全忠派遣他的将领朱友恭围困兖州。 赏析:从这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唐朝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以及外部势力的干涉对国家稳定的严重影响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是唐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从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年,公元八九五年)到后唐天成元年(丙辰年,公元九二六年)的历史事件。诗中涉及的内容如下: 1. 李克用的军事行动:李克用之子保义节度使珙和晋州刺史瑶起兵反对王重盈,并向朱全忠递交表文,声称王珂并非王氏子,表明王珂与朱全忠有关联。面对这一情况,李克用派遣使者向朱全忠说明并试图和解,但最终未能改变局面。 2.
{注释: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王珙、王瑶请朝廷命河中帅,诏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胤同平章事,充护国节度使;以户部侍郎、判户部王抟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资治通鉴 · 卷第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唐朝皇帝在处理宗室和藩镇的问题上,显示出了其智慧与决断。面对边疆盗匪的猖獗及对皇族的威胁,他决定让宗室诸王负责巡警,同时也派遣他们到各地安抚藩镇。然而,朝中的南北司用事之臣担心此举可能对自己不利,于是纷纷上书谏阻皇帝取消此计划。最终,由于种种考虑,皇帝不得不在夏季四月下达诏书,宣布撤销所有宗室诸王的巡视任务。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皇帝的政治手腕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 〔起旃蒙单阏(乙卯),尽柔兆执徐(丙辰),凡二年。〕 钱镠表董昌僭逆,不可赦,请以本道兵讨之 诗句翻译 - 原文:钱镠表董昌僭逆,不可赦,请以本道兵讨之。 - 解析:这里的“表”是指上表,即向朝廷正式报告,“董昌僭逆”指的是董昌自称皇帝,是非法行为。这句话表达了钱镠对董昌的指控和请求朝廷进行讨伐的决心。 赏析 - 钱镠作为一位地方将领,在面临国家大事时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初,崔胤除河中节度使,河东进奏官薛志勤扬言曰:“崔公虽重德,以之代王珂,不若光德刘公于我公厚也。光德刘公者,太常卿刘崇望也。”及三帅入朝,闻志勤之言,贬崇望昭州司马。李克用闻三镇兵犯阙,即日遣使十三辈发北部兵,期以来月渡河入关。六月,庚寅,以钱镠为浙东招讨使;镠复发兵击董昌。辛卯,以前均州刺史孔纬、绣州司户张浚并为太子宾客。壬辰,以纬为吏部尚书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 匡国节度使王行约败于朝邑,戊午,行约弃同州走,己未,至京师。行约弟行实时为左军指挥使,帅众与行约大掠西市。行实奏称同华已没,沙陀将至,请车驾幸邠州。庚申,枢密使骆全瓘奏请车驾幸凤翔。上曰:“朕得克用表,尚驻军河中。就使沙陀至此,朕自有以枝梧,卿等但各抚本军,勿令摇动。” 右军指挥使李继鹏,茂贞假子也,本姓名阎珪,与骆全瓘谋劫上幸凤翔。中尉刘景宣与王行实知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 或传王行瑜、李茂贞欲自来迎车驾,上惧为所迫,辛酉,以筠、居实两都兵自卫,出启夏门,趣南山,宿莎城镇。士民追从车驾者数十万人,比至谷口,暍死者三之一,夜,复为盗所掠,哭声震山谷。 时百官多扈从不及,户部尚书、判度支及盐铁转运使薛王知柔独先至,上命权知中书事及置顿使。壬戌,李克用入同州。崔昭纬、徐彦若、王抟至莎城。甲子,上徙幸石门镇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诗句 ```plaintext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以薛王知柔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仍权知京兆尹、判度支,充盐铁转运使,俟反正日赴镇。 上在南山旬馀,士民从车驾避乱者日相惊曰:“邠、岐兵至矣!”上遣延王戒丕诣河中,趣李克用令进兵。壬午,克用发河中。八月,上遣供奉官张承业诣克用军。承业,同州人,屡奉使于克用,因留监其军。己丑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对于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1. 全诗翻译:以前河中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2. 译文:之前河中的节度使(崔)胤担任中书省侍郎和同平章事。 3. 全诗翻译:戊戌,削夺王行瑜官爵。 4. 译文:在戊戌日,剥夺了王行瑜的官职和爵位。 5.
克用急攻梨园,王行瑜求救于李茂贞,茂贞遣兵万人屯龙泉镇,自将兵三万屯咸阳之旁。克用请诏茂贞归镇,仍削夺其官爵,欲分兵讨之。 李克用急攻梨园,王行瑜求救于李茂贞,茂贞遣兵万人屯龙泉镇,自将兵三万屯咸阳之旁,请求昭宗下诏命其归镇,并请求削夺其官爵,希望分割兵力进行讨伐。 李克用急攻梨园,王行瑜求救于李茂贞,茂贞遣兵万人屯龙泉镇,自将兵三万屯咸阳之旁。李克用请求昭宗下诏,命令李茂贞归镇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上迁居大内。朱全忠遣都将葛从周击兖州,自以大军继之。癸卯,围兖州。 译文: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昭宗皇帝(李茂贞)被逼无奈,最终选择了向宦官朱全忠投降。朱全忠为了报复唐朝的背叛,派遣将领葛从周攻打兖州,并亲自率领大军紧随其后。经过激烈的战斗,朱全忠的军队包围了兖州。 注释:“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
资治通鉴(二百六十六·唐纪七十六) 朱瑄派遣其将领贺瑰、柳存及何怀宝,率领一万多名士兵,企图解兖州之围。全忠夜袭巨野南,屠戮殆尽,生擒贺瑰、柳存、何怀宝。 一、背景与起因 2023年11月,朱瑾在兖州受到重围,处境危急。他意识到如果继续坚守,将无计可施。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采取一种大胆的策略:派遣手下将领贺瑰、柳存和何怀宝,带领一万多名士兵,突袭曹州,希望能解兖州的围困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加静难节度使苏文建同平章事。 蒋勋求为邵州刺史,刘建锋不许,蒋勋于是与邓继崇起兵,联合飞山、梅山蛮寇湘潭,占据邵州,并派其将领申德昌屯扎定胜镇以扼制潭人。 十二月,甲申,阆州防御使李继雍、蓬州刺史费存、渠州刺史陈璠各自率领所部军队投奔王建。 乙酉,李克用率军于云阳。 王建奏称:“东川节度使顾彦晖不发兵赴难,反而掠夺辎重,派遣泸州刺史马敬儒切断峡路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译文:丙申日,王建进攻东川,他的部下将领王宗弼被东川的军队所俘获,顾彦晖收他为养子。戊戌日,通州刺史李彦昭率领他所辖的两千士兵向王建投降。李克用派遣掌书记李袭吉入朝谢恩,秘密告诉昭宗说:“近年来关辅不宁,趁此胜势,于是夺取了凤翔,一举两得,时机不可错过。我驻扎在渭北,专门等待朝廷的命令。”昭宗与亲近大臣商议,有人主张说:“茂贞再次灭亡
朱全忠之去兖州也,留葛从周将兵守之,朱瑾闭城不复出,从周将还,乃扬言“天平、河东救兵至,引兵西北邀之,”夜半,潜归故寨。 加镇海节度使钱镠兼侍中。 彰义节度使张鐇薨,以其子琏权知留后。 朱瑄、硃瑾屡为朱全忠所攻,民失耕稼,财力俱弊。告急于河东,李克用遣大将史俨、李承嗣将数千骑假道于魏以救之。 安州防御使家晟与朱全忠亲吏蒋玄晖有隙,恐及祸,与指挥使刘士政、兵马监押陈可璠将兵三千袭桂州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 历史事件与人物解析 1. 张雄降王建 - 时间:二月戊辰日 - 地点:不详 - 人物:张雄,王建 - 事件:张雄成为王建的臣子 2. 顾全武、许再思败汤臼于石城 - 时间:未详 - 地点:不详 - 人物:顾全武、许再思 - 事件:顾全武和许再思在石城击败了汤臼的军队 3. 李克用赦董昌,复其官爵 - 时间:未详 - 地点:不详 - 人物:李克用、董昌 - 事件
这首诗描述了武安节度使刘建锋的私欲、贪心以及他的失败,同时也展现了张佶的英勇和忠诚。诗中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和人物动作,生动地刻画了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诗中的“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为我们提供了背景信息,让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部记录唐朝历史的史书。而“武安节度使刘建锋既得志”,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刘建锋的身份和地位
{quote}马殷至长沙,张佶肩舆入府,坐受殷拜谒,已,乃命殷升听事,以留后让之,即趋下,帅将吏拜贺,复为行军司马,代殷将兵攻邵州。癸未,苏州常熟镇使陆郢以州城应杨行密,虏刺史成及。行密阅及家所蓄,惟图书、药物,贤之,归,署行军司马。及拜且泣曰:“及百口在钱公所。失苏州不能死,敢求富贵!愿以一身易百口之死!”引佩刀欲自刺。行密遽执其手,止之,馆于府舍。其室中亦有兵仗,行密每单衣诣之,与之共饮膳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 丙戌,皇帝派遣宦官到梓州与王建和解,王建虽然奉诏返回成都,但是仍然与王建连兵未解。 崔昭纬再次向朱全忠请求援助。戊子,皇帝派宦官赐崔昭纬死,行至荆南,被追及,斩首,内外都感到痛快。 荆南节度使成汭和他的将领许存溯江略地,尽取滨江州县。武泰节度使王建肇弃黔州,收余众保丰都。许存又引兵向西收取谕、涪二州,成汭任命他的将领赵武为黔中留后,许存为万州刺史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甲申年,乙卯月,夜半,顾全武急攻越州。】 译文: 在甲申年,乙卯月的夜晚,顾全武紧急攻击越州。 【戊戌日,李克用派遣董昌的旧将骆团欺骗董昌说:“奉诏命,让大王退休回临安。”然后董昌便交出了牌印,离开了牙城。】 译文: 在戊戌日,李克用派骆团以皇帝的名义欺骗董昌,称董昌已被皇帝召还,让他回到临安养老。然后董昌交出了牌印,离开了牙城。 【己亥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句原文: - 初,李克用屯渭北,李茂贞、韩建惮之,事朝廷礼甚恭。克用去,二镇贡献渐疏,表章骄慢,上自石门还,于神策两军之外,更置军圣、捧宸、保宁、宣化等军,选补数万人,使诸王将之;嗣延王戒丕、嗣贾王嗣周又自募麾下数千人。 - 茂贞以为欲讨己;语多怨望,嫌隙日构。茂贞亦勒兵扬言欲诣阙讼冤;京师士民争亡匿山谷。 - 上命通王滋及嗣周、戒丕分将诸军以卫近畿
加钱镠兼中书令。 唐昭宗在位期间,为了加强皇权和提升朝中大臣的忠诚度,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调整。其中一项重大举措是任命钱镠兼任中书令,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皇帝对钱镠的信任和倚重,也显示出皇帝希望通过强化中央集权来稳定政治局势的企图。 接着在九月,朝廷进一步巩固了对地方的控制,将福建升格为威武军,并任命王潮为节度使。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沿海地区的管理,同时也显示了唐朝对于边疆稳定的高度重视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唐纪七十六(公元895年) 己亥,以朱朴兼判户部,凡军旅财赋之事,上一以委之。以孙偓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又以前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静难节度使,兼副都统。 以保大留后李思敬为节度使。河东将李存信攻临清,败汴将葛从周于宗城北,乘胜至魏州北门。 冬,十月,壬子,加孙偓行营节度、招讨、处置等使。丁已,以韩健权知京兆尹,兼把截使。戊午,李茂贞上表请罪,愿得自新,仍献助修宫室钱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 · 唐纪七十六 十一月,朱全忠还大梁,复遣葛从周东会庞师古,攻郓州。 湖州刺史李师悦求旌节,诏置忠国军于湖州,以师悦为节度使。赐告身旌节者未入境,戊子,师悦卒。杨行密表师悦子前绵州刺史彦徽知州事。 淮南将安仁义攻婺州。 十二月,东川兵焚掠汉、眉、资简之境。 清海节度使薛王知柔行至湖南,广州牙将卢琚、谭弘据境拒之,使弘守端州。弘结封州刺史刘隐,许妻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