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著雍执徐八月,尽重光协洽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
八月,吴越王镠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景仁即茂章也,避梁讳改焉。
淮南遣步军都指挥使周本、南面统军使吕师造击吴越,九月,围苏州。吴越将张仁保攻常州之东洲,拔之。淮南兵死者万馀人。淮南以池州团练使陈璋为水陆行营都招讨使,帅柴再用等诸将救东洲,大破仁保于鱼荡,复取东洲。柴再用方战舟坏,长槊浮之,仅而得济。家人为之饭僧千人,再用悉取其食以犒部兵,曰:“士卒济我,僧何力焉!”
丙子,蜀立皇后周氏。后,许州人也。
晋周德威、李嗣昭将兵三万出阴地关,攻晋州,刺史徐怀玉拒守。帝自将救之,丁丑,发大梁,乙酉,至陕州。戊子,岐王所署延州节度使胡敬璋寇上平关,刘知俊击破之。周德威等闻帝将至,乙未,退保隰州。荆南节度使高季昌遣兵屯汉口,绝楚朝贡之路。楚王殷遣其将许德勋将水军击之,至沙头,季昌惧而请和。殷又遣步军都指挥使吕师周将兵击岭南,与清海节度使刘隐十馀战,取昭、贺、梧、蒙、龚、富六州。殷土宇既广,乃养士息民,湖南遂安。
冬,十月,蜀主立后宫张氏为贵妃,徐氏为贤妃,其妹为德妃。张氏,郪人,宗懿之母也。二徐,耕之女也。
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县,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庚戌,蜀主讲武于星宿山,步骑三十万。
丁巳,帝还大梁。
辛酉,以刘隐为清海、静海节度使,以膳部郎中赵光裔、右补阙李殷衡充官告使,隐皆留之。光裔,光逢之弟;殷衡,德裕之孙也。
依政进士梁震,唐末登第,至是归蜀。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判官。震耻之,欲去,恐及祸,乃曰:“震素不慕荣宦,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幕府!”季昌许之。震终身止称前进士,不受高氏辟署。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
帝从吴越王镠之请,以亳州团练使寇彦卿为东南面行营都指挥使,击淮南。十一月,彦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主要记录了自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资治通鉴》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更通过其严谨的历史叙述方式,启示着人们以史为鉴,明得失、知兴替。对于现代人而言,《资治通鉴》不仅是了解历史的最佳读物之一,更是理解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重要工具。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后梁纪二 起著雍执徐八月,尽重光协洽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年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意义。今天讲述的,是后梁开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的一年。这一年,天下动荡不安。吴越王镠派遣其子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此时的吴越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王景仁毅然决然地派出使者,表达了他们的决心与勇气。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冬,十月,蜀主立后宫张氏为贵妃,徐氏为贤妃,其妹为德妃。张氏,郪人,宗懿之母也;二徐,耕之女也。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县,唐帝诸陵发之殆遍。庚戌,蜀主讲武于星宿山,步骑三十万。丁巳,帝还大梁。辛酉,以刘隐为清海、静海节度使,以膳部郎中赵光裔、右补阙李殷衡充官告使,隐皆留之。光裔,光逢之弟;殷衡,德裕之孙也。依政进士梁震,唐末登第,至是归蜀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定难节度使李思谏卒;甲戌,其子彝昌自为留后。刘守文举沧德兵攻幽州,刘守光求救于晋,晋王遣兵五千助之。丁亥,守文兵至卢台军,为守光所败;又战玉田,亦败。 译文:后梁皇帝下令将太庙神主迁移到洛阳,并举行祭拜活动。同时,他准备迁都洛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政治变革。在这一年,保塞节度使胡敬璋去世,而静难节度使李继徽则派遣他的将领刘万子代替自己镇守延州。 赏析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译文:三月,甲戌,后梁太祖发兵从洛阳出发。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兼任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庚辰日,后梁太祖抵达河中郡,调集步骑兵和高万兴合兵攻打丹、延两州。丙戌日,后梁任命朔方节度使兼中书令韩逊为颍川王。韩逊原本是灵州牙校,唐末据守本镇,朝廷因此授予他节度使的职务。辛卯日,丹州刺史崔公实请求归降后梁。徐温鉴于金陵地势优越,战舰集中
{ 苏州有水通城中,淮南军在水上架张大网,缀以铃铛,悬于水中。吴越游奕都虞候司马福潜行入城,故以竿触网,敌闻铃声举网,福得以通过,凡居水中三日,方得入城。由是城中号令与援兵相应,敌以为神。 吴越游弈都虞侯司马福欲潜入城中,故以竿触网;敌闻铃声而举网,福得以过关,凡居水中三日,方得入城。由是城中号令与援兵相应,敌以为神。 吴越遣兵来救,苏州有水通城中,淮南军在水上架设大网缀以铃铛,悬于水中
《淮南初置选举,以骆知祥掌之》 探究选官制度与政治稳定 1. 选官背景 - 丧乱时期人才匮乏状况 - 淮南节度使设立选拔官吏制度初衷 - 骆知祥作为首任长官意义 2. 选举流程与规则 - 选拔官员程序和标准 - 选举过程中具体问题和挑战 - 选举结果及其对政权稳定影响 3. 选举效果 - 选拔官员质量与才干 - 选举对地方治理贡献 - 选举对政治文化影响及示范作用 4. 政策变迁与评价 -
忠武节度使刘知俊:从乱世中崛起的孤胆英雄 在那个充满变局与动荡的时代,刘知俊的名字如同一道惊雷划破长空,震撼了整个乱世。他不仅是一位勇猛无畏的将军,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策略家。 刘知俊的一生,是对抗命运、追求自由的不屈史诗。当他还在感化节度使麾下时,就已经显露出了过人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那时,他以“披甲上马,轮剑入敌”的勇武形象,令无数敌人闻风丧胆。朱温,这位乱世枭雄
{ “潼关之战”是指后梁太祖朱温在开平二年(公元九零八年)的潼关东击败后梁知俊的事件。 刘鄩在潼关东捕获了刘知俊的伏兵蔺如海等三十人,并释放他们作为前导,成功占领潼关。 在追击过程中,后梁军队又追上并擒获了刘知浣。 癸丑,即九月三日,后梁太祖抵达陕州。 网页时间是:2023年 刘鄩率军至潼关东时,俘虏了后梁将领刘知俊的部队士兵蔺如海等三十人,并释放他们以让他们当向导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率领抚、信、袁、吉之兵号称十万人进攻洪州。淮南守兵仅有千人,将吏都感到害怕,节度使刘威秘密派遣使者向广陵告急,每日召集僚佐宴饮。危全讽听到这个消息,便屯驻在象牙潭,不敢前进,请求楚王殷派军队来援救,楚王殷派指挥使苑玫与袁州刺史彭彦章合围高安以助危全讽。苑玫是蔡州人;彭彦章是周王的弟弟周的侄子。 徐温询问将领们的意见
秋,七月,甲子,后梁太祖朱温以刘守光为燕王。 梁兵克丹州,擒王行思。商州刺史李稠驱士民西走,将吏追斩之,推都押牙李玫主州事。庚午,改佑国军曰永平。河东兵寇晋州,抄掠至尧祠而去。癸酉,帝发陕州,乙亥,至洛阳,寝疾。初,帝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欲使督诸将攻潞州,以前兗海留后王班为留后,镇襄州。师厚屡为班言牙兵王求等凶悍,宜备之,班自恃左右有壮士,不以为意,每众辱之。戊寅,谪求戍西境,是夕,作乱
诗句译文: 1. 蜀主命太子宗懿掌管禁卫六军,开永和府,选朝士为僚属。[37] 2. 辛酉,均州刺史张敬方奏报克房州。[38] 3. 岐王欲遣刘知俊将兵攻灵、夏,且约晋王使攻晋、绛。[39] 4. 晋王引兵南下,先遣周德威等将兵出阴地关攻晋州,刺史边继威全力固守。[40] 5. 李洪(后梁所属襄州变兵首领)入寇荆南,高季昌派部将倪可福将他击败。[41] 6. 皇帝下诏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1. 刘守光奏遣其子中军兵马使继威安抚沧州吏民 戊申,以继威为义昌留后。 辛亥,侍中韩建罢守太保,左仆射、同平章事杨涉罢守本官。 以太常卿赵光逢为中书侍郎,翰林奉旨工部侍郎杜晓为户部侍郎,并同平章事 译文与注释: - 戊申:指日期。 - 义昌留后:即节度使,但具体位置在沧州(义昌)。 - 辛亥:日期。 - 同平章事:宰相职务。 - 杜晓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十一月甲午,帝告谢于圜丘;戊戌,大赦。 邺王罗绍威得风痹病,上表称:“魏故大镇,多外兵,愿得有功重臣镇之,臣乞骸骨归第。”帝闻之,抚案动容。 己亥,以其子周翰为天雄节度副使,知府事。 岐王欲取灵州以处刘知俊,且以为牧马之地,使知俊自将兵攻之。朔方节度使韩逊遣使告急;诏镇国节度使康怀贞、感化节度使寇彦卿将兵攻邠宁以救之。怀贞等所向皆捷,克宁、衍二州
1. 诗句解读: - "王彦章骁勇绝伦,每战用二铁枪,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无前,时人谓之“王铁枪”":描述了王彦章的武勇和战斗技能。他的两柄铁枪重达一百斤,一手掌握一个,使他在战斗中如入无人之境。这种描述展现了王彦章无与伦比的战斗能力和勇气。 2. 译文: 王彦章骁勇无双,每战时使用两把重达百斤的铁枪,一柄置于马鞍内,另一柄握在手中,所向无敌。当时的人称他为“王铁枪”。 3.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十七》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这部著作中,“后梁纪二”这一章节记载了后梁太祖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历史发展情况。以下是关于这一章节的详细内容: - 人物介绍:在这一章节中,刘守光作为重要历史人物被提及,他在父亲去世后自立为帝,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政权。他的这种行为反映了他试图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求生存的决心。 - 军事行动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到哲宗崇宁四年(1103年)的历史。其中,关于后梁的部分涉及了多起政治、军事事件及人物传记。下面将结合原文逐句解释诗句: 1. 夏州都指挥使高宗益作乱:描述了夏州地区发生了一起由都指挥使李彝昌引发的动乱。 2. 杀节度使李彝昌:在这次动乱中,李彝昌被杀害,表明他因参与叛乱而遭到清算。 3. 将吏共诛宗益:动乱之后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五月,吴徐温母周氏卒:五月,吴国的徐温的母亲去世。 - 将吏致祭,为偶人:将吏们为她举行祭祀,制作了高数尺的偶人。 - 施于民而焚之:这些偶人被用来殉葬,但却是被烧掉的。 - 宜解以衣贫者:应该解开来,给穷人穿。 2. 译文展示: - 五月,吴国徐温的母亲去世。 - 将吏们为她举行祭祀,制作了高数尺的偶人。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译文:楚王殷请求加封为天策上将,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马殷开始建设天策府,任命弟弟马賨为左相,马存为右相。马殷派遣军队入侵荆南,驻扎在油口。高季昌攻击并击败了马殷的军队,斩敌五千级,一直追到白田才撤退。 关键词解释: 1.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 开平四载:这是唐哀帝李柷的第四个年号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壬戌,李仁福来告急。甲子,以河南尹兼中书令张宗奭为西京留守。帝恐晋兵袭西京,以宣化留后李思安为东北面行营都指挥使,将兵万人屯河阳。丙寅,帝发洛阳;己巳,至陕。辛未,以镇国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会感化节度使康怀贞将兵三万屯三原。帝忧晋兵出泽州逼怀州,既而闻其在绥、银碛中,曰:“无足虑也。”甲申,遣夹马指挥使李遇、刘绾自鄜、延趋银、夏,邀其归路。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 后梁纪二 十一月,己丑,以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景仁充北面行营都指挥招讨使,潞州副招讨使韩勍副之,以李思安为先锋将,趣上党。寻遣景仁等屯魏州,杨师厚还陕。 译文:十一月,己丑,任命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景仁为北面行营都指挥招讨使,潞州副招讨使韩勍为副手,以李思安为先锋将,奔赴上党地区。不久派遣王景仁等人驻扎在魏州,杨师厚返回陕州。 注释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上疑赵王镕贰于晋,且欲因鄴王绍威卒除移镇、定。 翻译: 庄宗怀疑赵王王熔有意向其他势力靠拢,并企图借助邺王朱绍威的力量最终消灭移镇和定州。 会燕王守光发兵屯涞水,欲侵定州,上遣供奉官杜廷隐、丁延徽临魏博兵三千分屯深、冀,声言恐燕兵南寇,助赵守御。 注释: 当燕王刘守光派兵驻扎在涞水,并计划侵犯定州时
诗句: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司天言:“来月太阴亏,不利宿兵于外。”上召王景仁等还洛阳。十二月,己未,上闻赵与晋合,晋兵已屯赵州,乃命王景仁等将兵击之。庚申,景仁等自河阳渡河,会罗周翰兵,合四万,军于邢、洺。 ``` 翻译: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司天的预测报告说:“本月的月亮将出现亏缺,不利于在外地驻扎军队。”梁太祖召集王景仁等人返回洛阳
1. 诗句注释与赏析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这一部分记录了后梁时期的历史事件。 - “丁丑,王景仁等进军柏乡”: 王景仁等人率领军队向柏乡进发。 - “辛巳,蜀大赦,改明年元曰永平”: 在辛巳这一天,蜀国宣布大赦政策,并更改了次年的年号为“永平”。 - “赵王镕复告急于晋,晋王以蕃汉副总管李存审守晋阳,自将兵自赞皇东下”: 赵王石重荣再次请求晋王救援
诗句: 德威言于晋王曰:“贼势甚盛,宜按兵以待其衰。”王曰:“吾孤军远来,救人之急,三镇乌合,利于速战,公乃欲按兵持重,何也?”德威曰:“镇、定之兵,长于守城,短于野战。且吾所恃者骑兵,利于平原广野,可以驰突。今压贼垒门,骑无所展其足。且众寡不敌,使彼知吾虚实,则事危矣。” 译文: 周德威对晋王说:“敌军的势力非常强大,应该按兵不动等待他们衰落。”晋王说:“我孤军深入敌境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 辰州蛮酋宋邺,溆州蛮酋潘金盛,恃其所居深险,数扰楚边。至是,邺寇湘乡,金盛寇武冈,楚王殷遣昭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山兵五千讨之。 ``` 译文:在《资治通鉴》的卷二百六十七中,记载了后梁纪二的内容。当时,辰州蛮酋宋邺和溆州蛮酋潘金盛仗恃他们的居住地深险,多次侵扰楚国边境。后来,宋邺侵犯湘乡,潘金盛则侵略武冈。为了平息这些骚乱
诗句: - 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 柏乡比不储刍,梁兵刈刍自给,晋人日以游军抄之,梁兵不出。 - 周德威使胡骑环营驰射而诟之,梁兵疑有伏,愈不敢出,坐刂屋茅坐席以饲马,马多死。 - 丁亥,周德威与别将史建瑭、李嗣源将精骑三千压梁垒门而诟之,王景仁、韩勍怒,悉众而出。 - 德威等转战而北至高邑南;李存璋以步兵陈于野河之上,梁军横亘数里,竞前夺桥,镇、定步兵御之,势不能支。 -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译文:在魏州和滑州的军队在东、西两方的阵地前对峙,太阳即将落山时,后梁的士兵没有食物,士气低落,景仁等人率兵稍稍后退,周德威疾呼:“后梁军已经溃败!”晋军大呼进攻,魏州和滑州的部队率先退走。李嗣源带领大军向后退却,并大声呼喊:“东面的防线已经崩溃了!你们为什么还逗留不退?”后梁的士兵互相惊恐,随即全线崩溃。李存璋率领步兵追击后梁军,喊道:“我们也是人
翻译:“资治通鉴”是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后梁(后唐)时期,杨师厚被任命为北面都招讨使,带领军队驻扎在河阳,收集散乱的军队。不久,他收集到了一万名士兵。晋王派遣周德威、史建瑭率领三千骑兵前往澶州和魏州,张承业和李存璋则带领步兵攻打邢州,而自己则带领大部队跟进。同时,晋王通过传檄文的方式向河北州县宣告利害关系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帝召蔡州刺史张慎思至洛阳,久未除代。蔡州右厢指挥使刘行琮作乱,纵兵焚掠,将奔淮南;顺化指挥使王存俨诛行琮,抚遏其众,自领州事,以众情驰奏。时东京留守博王友文不先请,遽发兵讨之,兵至鄢陵,帝曰:“存俨方惧,若临之以兵,则飞去矣。”驰使召还。田子,授存俨权知蔡州事。 乙丑,周德威自临清攻贝州,拔夏津、高唐;攻博州,拔东武、朝城。攻澶州,刺史张可臻弃城走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七 · 后梁纪二 赵王王镕自来谒晋王于赵州,大犒将士,自此遣其养子德明将三十七都常从晋王征讨。 赵王王镕亲自前来拜访晋王于赵州,对将士们进行大肆的赏赐和犒劳,从此派遣他的养子德明率领三十七都经常跟随晋王征战讨伐。 赵王王镕亲自前来拜访晋王于赵州,对将士们进行大肆的赏赐和犒劳,从此派遣他的养子德明率领三十七都经常跟随晋王征战讨伐。 王镕:赵王名。 自来谒:亲自来访。 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