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摧娲后石,泪尽蜀山鹃。
自恨无容地,谁还共戴天。
飞尘金齿路,沈日点苍烟。
愿挽乌号射,欃枪会应弦。
述哀
介绍
“述哀”是陈独秀的作品。
《述哀》不仅是陈独秀的杰作,它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通过这篇作品,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亡兄孟吉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其不幸去世的哀悼之情。
相关推荐
【注释】 1. 心摧娲后石:指心被摧毁。娲,传说中补天的女娲。后石,指代天地。 2. 蜀山鹃:指杜鹃花。蜀山,四川一带的山。鹃,杜鹃鸟。 3. 自恨无容地:指自己没有生存之地,即无法安身。 4. 谁还共戴天:指没有人可以和自己一起共处。 5. 飞尘金齿路:指尘土飞扬,尘土如金。 6. 沈日点苍烟:指太阳沉落,天色渐暗,烟雾缭绕。 7. 乌号射:指用弓射箭。乌号,黑色箭头的弓箭。 8. 欃枪会应弦
【注释】 1. 黄竹歌:指《黄竹操》。黄竹,即《薤露》,汉末曹丕作。歌,是乐府中的一种歌曲体裁,多用在丧礼上。 2. 苍梧:泛指南方。苍梧郡是古时楚国的地,今湖南境内。“泣断云”,是说哭声连天,像断云一样响彻天空。 3. 三年:这里指的是三年前,作者去世已三年。 4. “诸□”句:意谓死者在世时的子孙们没有能力为死者守墓。诸□,指子孙们。“乃无□”,意思是没有能为死者守墓的人。 5.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 列圣恒如在:描述历史上的皇帝(列圣)似乎始终存在,如同常驻。 - 解释:强调了皇帝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深远。 - 孤臣尚苟生:表达作为孤立无援的臣子,仍努力求存。 - 解释:突出了诗人自身的困境与生存斗争。 - 生年从万历:指的是诗人出生或开始生活的年代是万历年间。 - 解释:指明诗人的生活背景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 - 往恨积崇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如下: 云沉六诏外,天远七盘西。 不义为彭宠,休屠无日磾。 难期大树赏,空使具茨迷。 他日还钟簴,如何慰鼓鼙。 注释: 1. 《汉书·地理志》:交趾郡有九真、日南等县。 2. 七盘: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南。 3. 彭宠:《后汉书》卷六十一:“彭宠字君长,上谷昌平人,以勇武闻于世。” 4. 休屠:古代国名。 5. “具茨”: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 6.
【诗句释义】 述哀:述说哀悼之情。 改火感桑柘,倏焉已再期:更换季节时感到桑柘树的凋零与再生,转瞬之间又是一个轮回。 松楸望难极,响象茫难追:站在松柏之下仰望苍天,声音和形象都渺茫难以追寻。 招魂峡江头,甘醴盈尊罍:在招魂的峡谷之口,美酒满樽。 援琴不成声,万绪纷如丝:弹奏琴曲却无法成曲音,万千思绪如同纤细的丝线交织在一起。 同气三五人,慰我毋自悲:和我一同承受这悲痛的有三个人,请你们不要悲伤。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一恸对几筵,旧事感历历。 - 描述的是在灵堂前悲痛之情,回忆起过去的事迹。 2. 吾舅官均州,十载多政绩。 - 提到舅舅(或指某人)担任均州官员多年,有显著的成就。 3. 棠阴俨然在,樵牧勤护惜。 - 描述自然景观中树木依然茂盛("棠阴"指的是棠梨树荫),以及樵夫和牧民的辛勤保护。 4. 斯时况多故,剽掠纷盗贼。 - 指出当时正处于动乱时期,盗匪横行,抢劫不断。 5.
【注释】 1.属纩:将丝线系在病人的脖子上,如果病人断气,丝线就随风飘动。 2.迭:接连。 3.舅老:指舅父年老体衰。 4.盈颠:指白发满头。 5.频年:几年。 6.大药:指良药。 7.骑箕:指骑箕星(古代二十八宿之一)。 8.二竖:指疾病缠身的人。 9.兀兀:形容身体不适的样子。 10.簿书:指官府文书,这里指公家公务。 11.和缓:指调和、安抚。 12.瘁:疲惫。 13.闵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描述了作者的哀思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述哀 旅殡何苍凉,窀穸犹未安。 在旅途中丧事多么凄凉,墓地还未安定。 期年议始定,众口徒纷然。 预计一年时间才能决定下来,大家议论纷纷。 厚薄本寸心,庶免悔吝愆。 厚或薄本是一寸之心,希望避免后悔和罪过。 故乡千馀里,水陆多险艰。 故乡有一千多里,水路和陆路都有很多危险和困难。 萧萧班马声
这首诗是诗人在述说自己对名利富贵的淡泊,以及他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第一句“缄封未忍开,奚必竞分剖。”意思是说,尽管我紧闭着信封,但我仍然无法忍受去打开它,因为我并没有必要去比较和分析。这里的“缄封”指的是作者将信件密封起来的意思,“奚必竞分剖”则是说为什么非要去进行比较和分析呢? 第二句“岂无萋菲言,利害切肤受。”意思是说,难道没有那些谗言恶语吗?这些言论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译文: 想象未来的事,我深感悲痛。 何况我自己也将面临死亡?生死对我来说又有什么选择? 自从我童年时期起,民众就承受了巨大的负担并得以喘息。 书生们被科举考试所困,他们如同抱着残缺的东西一样恐惧。 人们只知道王室尊贵,而不知道处理事情的笨拙。 默默地观察朝廷内外的情况,不沉醉于享乐的生活。 人们把官位当作自己的家,于是官员们便建立了国家。 那些庸俗的人竞相追逐名利,贤者则可能伪装自己。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节:榕城疫盛行,人鬼争出殁。 - “榕城疫盛行”:描述了疫情在城市中迅速蔓延的情况。 - “人鬼争出殁”:形容人在死亡线上挣扎,鬼魂也参与其中争夺生命的消逝,表现出一种生死相搏的氛围。 第二节:里中丧族弟,俄复夺一侄。 - “里中丧族弟”:指家中失去了一位兄弟。 - “俄复夺一侄”:又失去了一个侄子,这里的“夺”可能是指意外或不幸的丧失。 第三节:侄年已及壮,蹉跎未授室
【解析】 此为七律。首联“我持栗兄书,猝不知所为”交代了写作缘起。作者接到兄长栗某的书信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内心很是焦虑不安。第二联“自呼神略定,勃然涌千哀”写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兄长的噩耗,作者内心无比悲伤,但同时又觉得应该冷静下来,故以“神略定”、“勃然涌”表达自己的悲愤与无奈。第三联“兄书本细秀,两纸字累累”写兄长书信的内容。作者收到兄长的书信,仔细阅读后发现其言辞恳切,字迹工整
【注释】 淦:地名,今安徽含山县。赴:送丧。炳:指王粲。日本:古国名,在今朝鲜半岛南部。特促:特意催促。所虑:担心。良:实在。方当:正要。迎:迎接。为农堪养亲:做农民可以养活双亲。世变:世事变迁。莫挂眼:不要放在心上。 【赏析】 此为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王粲的《述哀》诗。王粲,字仲宣,山阳郡(今湖北潜江)人。汉末避乱荆州,后归依曹操,官至侍中。这首诗写他的弟弟王灿出使日本时,自己特地赶到家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三年学成就”,三年,指从入太学到成童的三年时间。成童,周代八岁至十五岁为幼学,十五岁至二十岁为学童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需要给出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诗句: - 乞假居持服,悬怀在长兄。 - 张沈来自吴,入门携吾柽。 - 匆匆相吊慰,语次心屡惊。 - 初闻兄又卒,无泪眼空瞪。 - 究穷死所由,号叫肝自崩。 - 陈郎书在手,白日非幽冥。 - 行年已六十,儿辈盈阶庭。 - 何苦而轻死,自沉为独醒。 - 因忆神户归,失足落东溟。 - 堕河经再厄
【注释】 述哀:这首诗是作者为他的哥哥写的悼诗。 兄亡非缘疫,其故独何欤:哥哥去世不是因为瘟疫,是什么原因呢? 畏疾而凭河,哀哉岂此愚:怕传染疾病而靠近黄河,哀叹啊,这是愚蠢的。 寄书且视妹,所言固不虚:给妻子写信并看看妹妹,她说的都是实话。 书辞靡瞀乱,巷陌多绕纡:书信内容杂乱无章,街上小巷多弯弯曲曲。 河之水悠悠,城东得遗躯:黄河水波荡漾,在城东找到了哥哥的尸体。 终时作何状,割爱从鼋鱼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当时诗人正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诗人在夔州期间,因受权奸卢杞诬陷,被贬为岳州别驾。他忧心忡忡,日夜思念老母,但又不能相见,只能寄诗以达情意,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无限眷恋和对世事的愤激不平之情。 首句“死丧虽甚威”,用两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母亲死亡给诗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一个“威”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恐惧、忧虑和悲痛。第二句“后死方有事”
【注释】: 1. 稚辛:指诗人的妹妹。闻此变:听到国家发生政变的消息。千里来共哭,意思是说妹妹从千里之外来到身边,一同痛哭流涕。 2. 四支(zī):四肢。已半摧:形容身体极为疲惫。 3. 作书寄萱妹:写下书信寄给在远方的母亲。萱: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忘忧。 4. 天地此骨肉:指国事如同自己的骨肉一样,不可分割。 5. 事牵难久留:国家大事牵扯着我难以长久留下。 6. 送汝:送你。使我独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母之生我日在角,络纬鸣机夜深作。 - 解释:母亲在日角出生,夜间则被纺织机的响声唤醒。 - 注释:日角是古代对太阳的方位之一,象征早晨或光明。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母爱的温暖与母亲的辛勤劳作相伴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2. 歌成《黄鹄》不忍闻,大孤啼饥小孤弱。 - 解释:歌声如同《黄鹄》般优美却无法忍受听。大孤和小孤因饥饿而显得虚弱。 - 注释
述哀 死丧之戚,况乎骨肉亲情。所丧在远方,孤苦益增酸辛。 秋风摧劲草,天地何不仁。驾车登阴岭,川原低暮曛。 仰望天空中远响,寒风逐雁群。一月照两地,两地不相闻。 秉烛入房中,孔怀托幽梦。相见不暂留,苦虑晨鸡弄。 寄裙频致辞,毋使薄寒中。言笑若平生,奚以怀忧恸。 起坐弄朱弦,乱弦难理顺。凉风叩庭扉,开扉疾审视。 月落霜天冥,路远空延企。掩户就衾枕,犹忆梦见之。 辗转不能寐,泪落如垂丝。扁舟浮沧海
述哀 蓬莱徂弱水,南屏落叶多。 所违不在远,隔目成关河。 生别已恻恻,死别当如何。 感此百念结,巨浪如嵯峨。 噰噰鶺鸰鸟,双飞掠舷过。 与君为兄弟,匆匆三十年。 十年余少小,罔知忧苦煎。 十年各南北,一百无良缘。 其间十年内,孤苦各相怜。 青灯课我读,文彩励先鞭。 慈母虑孤弱,一夕魂九迁。 弱冠弄文史,寸草心拳拳。 关东遭凶乱,飞鸿惊寒弦。 南奔历艰险,意图骨肉全。 辛苦归闾里,母已长弃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 “同根复相爱,怎不双来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轮回、生死轮回的理解。他认为,无论多么亲近的人,最终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必然。 “朔风吹急雪,萧萧彻骨寒。”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朔风吹起雪花,寒冷刺骨